唐山大地震后大约有多少余震,持续
唐山大地震后余震不断,大约有13起,不过这13起地震都不是特大,震级最高达到5.1级,余震之间的跨度达到40多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危害到现在还存在。
一、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是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3:42 8秒,震级达到7.8级。这场地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波及到了北京天津等14个省市区破坏范围极大。到了下午6点的时候再次发生余震,这场余震高达7.1级。给唐山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场地震前后导致24.2万多人死亡,并且在地震多年以后余震不断,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财产经济损失。
二、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数目唐山地震以后留下的余震非常之多,在2010年唐山附近发生了3.1级地震,当天又再次发生4.2级地震,所幸这次地震没有人员伤亡。不过在随后的一个月,唐山附近再次发生了地震。在之后的三年,唐山的余震不断连续发生了5起以上。
终于在2013年的余震结束后消停了两年,直到2015年再次发生余震。这次余震又开启了下一波地震,以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率一直到了现在,2020年。
三、地震余震地震结束以后会有一阵余震,不只是随后一天两天半个月,之间的跨度可以达到好几十年。余震发生的规律大概有三条,首先是主震发生后,时间越久余震发生的频率越低,再也是主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之差,几乎是一个不变的数值,在一定时间内,主震震级和余震发生的次数存在关联。这应该就是唐山地震余震能持续这么多年的原因,之后余震或许会再次出现,但希望地震不再发生。
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此次唐山地震和2010年发生的地震一样,都处于唐山大地震能量衰减期中,从时间和空间特征都符合余震的特点。
大地震发生后,能量会积累起来,并出现余震,这和板块的“应变力”有关。所谓“应变力”,可以理解成板块移动的速度。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印度洋板块,每年移动几厘米,应变力很快,使得能量释放也快,余震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结束,如数十年。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的移动速度只有几毫米,应变力很慢,使得能量释放也慢,余震时间可能持续上百年。
2018-01-15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40多年前的地震,余震至今未绝,这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1811-1812年间,位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新马德里地震带曾经发生“新马德里大地震”。至今,这一地震带的活动仍然活跃,而且地震的活动规律符合余震的一条重要定律——“大森定律”,所以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仍是“新马德里大地震”的余震。
余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后发生的震级弱于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发生后,余震时刻都可能发生,其中多数是人类不能感觉到的微震,但也有极具破坏力的大地震由于余震难以预测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也常被称为“地震后的幽灵”。
科学家发现,余震的震级和发生频率一般遵循三条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学家大森房吉在论文中提出:主震发生后,时间越久,余震发生频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对大森定律的数学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这一定律的准确性。
其次是“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级与最大的余震震级之差是一个几乎不变的数值,在1.1-1.2级之间。
第三是“古滕贝格-里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主震震级和余震发生次数存在关联性。
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感悟: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我们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只是流泪水,抹鼻涕,然后,哀叹一声:悲矣!这将是最错误的行为。
产生影响
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此次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它发生在现代中国重大转折的1976年。它不仅造成的伤亡3倍于汶川地震,更发生在京津唐这样的中国政治中心地带。当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相继去世,“四人帮”又企图篡党夺权。甚至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仍然坚持政治斗争为纲,极大地影响了受灾工作的开展。这一切使人民群众和有远见的高层领导彻底认清了“四人帮”的罪恶阴谋,并最终采取断然措施结束“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唐山地震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动乱的催化剂。其历史意义远不仅仅在于灾难本身。
弹指一挥40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世界科学家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依据这个天然“实验场”进行大量研究,使人类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防御地震灾难也迈出了一大步;在唐山抗震实践中,中国诞生了“地震社会学”,为解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
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给全人类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隔震技术的发现,周福霖结缘抗震减震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现场调查受到的启发。唐山大地震后第3天,他在被毁废墟中发现有两栋4层砖楼屹立未倒、仅沿地面滑动约0.4米,因为墙体下面一层柔软的防水油毛毡让大楼逃过一劫。“如果只给建筑做硬抗地震不行,可以让房屋变‘柔软’,地震的时候让房屋柔性的滑动。”周福霖从滑动的房屋中找到灵感。随后出国留学的他,在1982年与导师一起做了一个隔震房屋地震震动台模拟试验——把安装隔震层的四层楼房屋模型放在震动台上,发现不隔震的房屋遇强震就被破坏,隔震的房屋却能承受9级或更强的地震。[3] 周福霖带着隔震减震新技术回国,1993年,在广东汕头市建成我国第一栋橡胶支座的8层隔震住宅,这也是当年世界最高的隔震住宅楼。在次年台湾海峡6.4级地震影响中,隔震楼在橡胶隔震层上缓慢摇摆,房屋结构在地震中保持弹性,没有任何损坏,只是轻微摆动。联合国工发组织为此在汕头召开国际会议,向世界各国推广了这种技术,称之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在我国,云南省是地震频发的省份,也是建筑减隔震技术运用最为广泛的省份。目前云南的减隔震等技术研发应用都已初具规模,已建成1000多栋减隔震建筑,接近全国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