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章子怡?
因为章子怡从出道到成为一线女星的那些年,也是中国内地电影业最萧条的那几年,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都是电视剧。所以迄今从没演过电视剧的章子怡,在国内严重缺乏观众和粉丝基础,更加不会什么人对她有所谓的“偶像滤镜”和“童年情怀”。而另一方面,她的电影成就又实在太强,因此成为了同行最好的捆绑和拉踩对象,其他竞争对手团队释放的各种黑料不断,也在相当程度上长年洗脑了不少人。
和同时代其他一线女星,如赵薇、周迅、徐静蕾等都是先主演电视剧爆红后,有了相当的粉丝基础,再跻身电影圈不同,章子怡被张艺谋选为“谋女郎”,主演获得柏林银熊奖的《我的父亲母亲》出道,处女作斩落百花影后,直接飞升国内一线,很快就主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影片拿下奥斯卡奖的四项大奖,包括迄今唯一的华语片奥斯卡外语片奖,她也直接进入了国际影坛中心好莱坞的视野。那时的章子怡,宛如开了外挂一般,国内外大导演作品接连不断,主演两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拿到金球奖影后提名、连拿三次英国学院奖(又称英国奥斯卡)提名,成为奥斯卡奖终身评委,成为戛纳电影节史上最年轻评委,26岁入选中国电影史百年百大影星,创下多个中国影人迄今唯一记录,甚至毫不夸张的说,章子怡在26岁时,就已经取得了直追巩俐和张曼玉,华语电影史上女星top3的成就和国际影响力,足以让同时代其他女星遥遥仰望、迄今也难以追赶。
然而当时的内地电影票房数据甚为惨淡,一年到头大家都难得看几场国内电影,也只有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几个大导演的片子能稍微有点关注度,然后就是好莱坞片和港片的天下。因此,像章子怡这样的纯电影女星,她的成就和地位当然一直被国内公众大大低估了。虽然当时章子怡也回国主演了《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影片,顺便拿齐了金鸡、金像、华表、百花影后,然而这些基本都是那些当年被从纸媒到网民口诛笔讨,严苛批判的“大烂片”,作为主演的章子怡当然更加得不得什么好评,也没人关心她的演技是否在线。
章子怡的演技相当不俗,甚至在国际上斩获无数奖项,但就是这样一个演员,被很多人不喜欢,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1:各花如各眼章子怡只是一个明星,又不是个人的财产,所以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人多,所以自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当基数比较大,就会出现,很多人不喜欢章子怡的情况,没什么不正常的。更何况很多人都只是把电影当成是一种消遣的方式,章子怡作为主演,没必要喜欢,完全可以是一种无感的状态。毕竟对于娱乐圈的艺人而言,除开流量明星们,其他演员的粉丝并不算特别多,因此不喜欢章子怡的人也相对较多。
原因2:崇洋媚外与其他明星相比,章子怡崇洋媚外的行为比较多。例如她选择在国外保胎,选择给孩子国外国籍的身份。说的难听一点,章子怡在国内赚国人的钱,转手不喜欢国内,大把大把给外国人。时代在发展,民族自信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外矛盾转移升级,大众对崇洋媚外行为的厌恶程度进一步提升。章子怡作为名气高、影响力大的艺人,一举一动都曝光在镁光灯之下,大家也发现如此行为,于是由不喜欢此行为转移到不喜欢章子怡本人,很正常,章子怡也大可不必觉得委屈,都是个人选择。
原因3:诈捐事件娱乐圈艺人的收入多,尤其是章子怡这样叫得上名字,演出作品高的明星。所以很多人看章子怡,都觉得她一点也不差钱。就是这样一个明星,在汶川地震时候高调捐款,展示自己的善良大气。但是捐款事件过去不久,不少人在查证的时候发现章子怡并没有按时将承诺的捐款送到协会。换言之,章子怡只是拿捐款这件事情作为提升人气,设定善人人设的方式,却不愿意拿出自己的九牛一毛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得了名气却又不愿意花钱,根本不值得人喜欢。
诈捐事件发生后,章子怡的人气跌落谷底,随后陆续曝光泼墨事件等等,风评大受影响。这个事情结束以后,章子怡四年没有拍戏,直到《一代宗师》才用演技给自己洗白。但发生过的事情并不能像没发生一样,大家看到章子怡,就想到当初的诈捐事件,影响范围很广,厌恶之人就不少。
写在最后章子怡与流量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名声和人气依旧很重要,好的风评对于明星而言重要性极大。不可否认章子怡演技方面登峰造极,但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口碑有待提升,改善口碑和人气,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