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岳麓版)全册简易知识结构

 我来答
百度网友aaa77cf
2011-01-10 · TA获得超过25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3万
展开全部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 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 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 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三、 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 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 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 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 秦朝的统一 (前221年)
  1、 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 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
  2、 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 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4、 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 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 西汉
  1、 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
  2、 解决:A 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
  B 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
  —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 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 隋唐: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2、 影响: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二 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三、 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四 明朝:(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 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 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 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 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2、 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五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 背景:清朝建立, 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 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3、 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
  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六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遭到压制。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 爱琴文明
  1、 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 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
  二、 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三、 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1、 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 殖民扩张:A 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
  B 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3、 城邦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
  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4、 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一、 民主里程
  1、 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2、 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
  3、 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
  4、 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 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A.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B.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C.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 意义和局限
  1、 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B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
  2、 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 从共和国到帝国
  1、 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 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3、 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 《十二铜表法》
  1、 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 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 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 查士丁尼法典
  1、 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
  2、 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3、 影响: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
  1、 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
  2、 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 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四、 英国君主立宪制
  1、 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2、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 联邦宪法
  1、 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 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 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 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 初创共和: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 法国大革命(起因、标志、含义)
  2、《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影响)
  3、《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1、政体演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2、《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
  三、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四、维护共和: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一、 德意志的统一
  1、 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 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3、 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鸦片战争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 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 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直原因接: 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列强侵略-清朝腐败-广西天灾-秀全创教
  二、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影响)
  《资政新篇》(评价)
  四、失败:(1)农民阶级局限性(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五、意义:(1)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2)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3)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4)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 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B、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 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
  3、 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 影响: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三、八国联军侵华
  1、 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 过程: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 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 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A、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标志兴起。
  B、同盟会 1905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思想基础: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 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大权在握;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
  五、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7课 五四运动
  一、 背景
  1、 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 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 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 过程
  1、 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2、 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有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3、 初步胜利:A 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 B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 释放被捕学生。
  三、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空想社会主义
  1、 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 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 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1、 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2、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巴黎公社
  1、 背景:内忧外患 2、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
  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 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
  业化,但不彻底;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 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
  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实行土地改革。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四、 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
  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由于字数限制,剩下的发布上了,留个邮箱 我传给你
ksy200711
2011-01-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2万
展开全部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2)商朝政治制度(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 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二、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秦朝的统一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3)地方:郡县制。
(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秦律
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西汉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四、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隋唐:三省六部制
(2)宋朝:分相权
(3)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4)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演变
(5)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主要了解历史各个国家的基本制度,背景,主要的历史事件,了解各个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结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璐写日今
2011-01-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万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2.政治特点: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朝
1.商朝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
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充满神权色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一)周族的兴起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
(二)西周的建立与稳定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
(三)西周的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
2.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2)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②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③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⑤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土地人民封授给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重要官职的任免要呈报周王批准。有的国君还兼任周王的卿士,以示臣服关系。各封国必须对周王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定期觐见和交纳各种贡赋,包括当地特产、人口等,还要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3.影响①在分封中,周的亲族、姻亲的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内容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这个系统称为大宗。
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4.作用与影响
大宗与小宗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二)礼乐制度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1、西周新建封国与商代的附属国有何不同?
①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血缘界限,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它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②商代的附属国居于边地;西周主要的新兴封国地处要冲,与保持原有状态的血缘方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③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
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内容和作用?
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内容:①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②同姓亲族(主体):分封到富庶之处,战略要地;物资,人口等;③异姓诸侯国:功臣、姻亲与亲族相似;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同时,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
作用:①“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诸侯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宗法制发挥了什么作用?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②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属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4.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①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强了王室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系;②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和政权合二为一;③礼乐制度是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的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④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5.简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牢固的血缘关系;②浓厚的专制色彩;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旧有统治秩序的破坏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
2、春秋大国争霸
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战国社会剧变
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①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②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③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
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
1、秦朝政权的特点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最高权力的归属
(1)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至高无上。秦王嬴政称“皇帝”,并将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2)“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3、中央政府的组成及特点
(1)三公九卿及其职权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②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2)中央政府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三、废分封,置郡县
1、秦朝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县制
(1)郡县制的推行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2)郡县制的内容: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人口较少的县设置县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2、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带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
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4、秦朝中央集权政体的作用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内容:①皇帝至高无上,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纵览于一人之手,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设置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③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④为了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能,秦朝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还制定了秦法。
直接影响:有利于巩固统治,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
深远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3.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
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③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形成雏形: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影响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时 期 西 周、
春 秋 战 国 秦、汉初 汉武帝以 后 东汉末至南 北 朝 隋 朝 唐 朝
选 官
制 度 世卿世禄 制 军 功
爵 制 军功
爵制 察举征辟 制 九品中
正 制 科举制 科举制
意 义 ① ② ②

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②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1、含义
监察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的。监察系统的职能: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二是对贪赃枉法官吏的揭发;三是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谏议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
2、各朝监察、谏议机构的设立情况
秦朝 御史大夫 掌管监察;
汉代 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时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高官;此后历代沿袭;
明朝 中央设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对六部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地方省级,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确立,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设立谏院,这是独立的谏官机构。明代,同皇权的加强相适应,已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
3、作用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的出现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建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他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夺王国的封地。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三个月后,平定了叛乱。从此,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1)建立中朝(2)设置刺史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
3、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隋唐统一之后,又遭遇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安史旧部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势力。唐代宗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带兵平叛的刺史也被封为节度使。
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自立,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唐朝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存在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影响: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4、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收精兵 宋太祖将实力强大的禁军分别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负责军务。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和功夫悍将的权力。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将掌握,以免拥兵作乱。
制钱谷: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影响:宋初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废丞相与设内阁
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3、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1.列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①中央政治制度:秦朝,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汉朝,建立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宋朝,中枢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削弱相权;元朝一省制——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②地方政治制度:秦,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并设州部;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下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元朝,行省制度。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3、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史实
①秦朝:秦始皇设立左、右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②西汉:汉初,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是皇帝的高级助手,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创立中朝制度,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分散相权。
④北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丞相,牵制丞相。
⑤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权对于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附录:
①明朝永乐帝(即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为防止内阁演化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威胁皇权,以太监牵制,影响极坏。
②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2)、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评价和认识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思想,出现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认识: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十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不可能瓦解。
5、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1)、措施:① 置中朝(内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② 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③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影响: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6、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
(1)、三省职权: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7.宋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其影响是什么?(P12-13)
①收精兵:a.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兵权;b.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c.驻军原则——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②削实权: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a.所有州郡直属中央;b.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察)有权向朝廷制节奏报;c.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官出任州郡长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