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块广告牌?剧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细节?

 我来答
晓晓老师聊民生
高能答主

2020-01-05 · 遇到民生问题找晓晓老师帮忙。
晓晓老师聊民生
采纳数:313 获赞数:1393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三块广告牌》评价影片剧本的巧妙反转,即是将大英雄降落到小人物的身上。那个最妈宝,最百无聊赖,甚至惹上有色人种歧视投诉的白人警察,在去世同事遗书的爱的鼓励下,誓死证明自己是个好警探,最终和母亲一起踏上了追凶之路。

这种荒诞的反差,恰恰是小人物身上的坚强,是爆发的爱的意志。(《凤凰娱乐》评)

《三块广告牌》里令我印象深刻的4个细节

1、缺料的广告牌

片头三块广告牌刚出现的时候,看到它们都多少这边少一块那边少一块的,其中一块(好像是第一块)广告牌镜头给得很多,所以也特别注意了一下,它右下角的位置缺了一块,缺口后面印着“of our life”,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这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但故事刚开启,没有清晰的概念。看完故事回过去再想这个细节时,顿时觉得很有意思:“(空格) of our life”,“我们生活的XXX”;这里的“XXX”也许就是影片中有过的“希望”“失望”“绝望”或是其他什么概念,填充的空间很大。



2、关于性格缺陷

有影迷说感觉里面的主角多少都有性格缺陷。“性格缺陷”的说法不完全错,但我觉得这个事儿是相对的。对女主非亲友关系的人来说,女主做事的任性近乎是疯狂和恐怖,但对她的那位女性朋友、她的前夫、儿子来说,虽然他们也有些不满。

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了,但我觉得,总有一些时刻,他们是有同理心在的,毕竟他们和她之间不是时时、处处地敌对,亲人惨死,谁心里会好受?但凶手至今未缉拿归案而生出的痛楚、怨愤,加到另一个有相同经历的母亲身上,她也未必不会做出这么多令旁人不解和厌恶的事情。



3、真实源于不完美

广告公司的那个小伙子,当他向女主“索要”(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施压)女主少付的一个月的广告牌租金时,我们可能会在心里冒出来一句:这人怎么这样啊。他是向警察妥协了,还是见利忘义?总之,开始有点不喜欢他了。



但后来他和那位警员在病房相遇的一幕让我改变了想法。当他知道同病房烧伤的那个人就是当初把他扔出窗户的那个警员时,他非常气愤,可是他还是给他倒了一杯果汁,还把吸管的方向调整到向着警员的那个方向,这个贴心的细节有触动到我。

4. 凶手到底是谁

结局是开放式的,真正的凶手没有直接交代,又或许,这个凶手永远都不会出现。不过,片中的几个设计让观众在猜测真凶的过程中多了些趣味和探讨。奸杀案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那个在女主店里故意砸坏商品、还被警员抓了一把脸的那个男人。

DNA检测结果出来后,有证据证明这个男人案发时不在国内,可是,有可能是他钻了法律的空子把罪行掩盖过去了呢?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1987年美国股灾之后,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座小镇上,米尔德里德·海耶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是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然而女儿遇害的案件却迟迟未曾了结,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眼看着希望慢慢消逝,但是这位做事果决的母亲。

与小镇上碌碌无为的警察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她借用三块广告牌向负责该案的警长发起质问,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众多人物相继被卷入血腥、暴力的纷争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块广告牌

传播易
2024-08-29 广告
可以找【传播易-广告投放平台】,一个专门做广告推广的平台,优质口碑。比较好的网络推广公司包括一些大型的网络平台,专门做广告买卖交易。广告渠道有很多,有微博、微信、线下投放、软文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方式。要想知道那种渠道适合自己,需要进行多渠道...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传播易提供
小吧呱PS技巧
2019-06-11 · 教你玩转PS技巧,干货满满
小吧呱PS技巧
采纳数:7 获赞数:232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当代美国小镇居然还能做出西部片乃至武侠片的神采来,不容易。另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细节是: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

剧情描述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座小镇上,米尔德里德·海耶斯是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然而女儿遇害的案件却迟迟未曾了结,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眼看着希望慢慢消逝,但是这位做事果决的母亲,与小镇上碌碌无为的警察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她借用三块广告牌向负责该案的警长发起质问,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众多人物相继被卷入血腥、暴力的纷争之中 。

正是米尔德雷德的这三块广告牌,让小镇上的暗流涌动逐渐明晰起来。每个人都是施害者,但也都是被害者:真相迟迟不来让米尔德雷德为女儿感到不公;米尔德雷德偏激的行为又压垮了威洛比;威洛比的自杀使得迪克森对米尔德雷德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伍迪·哈里森饰演的警长威洛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受害人母亲米尔德丽德·海因斯和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警官迪克逊,是三条平行线。在影片里,三条平行线被三块广告牌连接在一起,最后丝线缠绕,交叉重合,成为人类社会常见的网格结构。各自独立,彼此牵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紫苏佩兰
2019-06-09
紫苏佩兰
采纳数:10 获赞数:30865
豆瓣影评人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荣获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和第75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三块广告牌》,在豆瓣上也保持着8.7分的高分。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儿被奸杀而警长迟迟查不到真凶的眼看着女儿的冤屈永远也得不到伸张的情况下,母亲米尔德在小镇的必经之路上竖起了三块广告牌,质问警长威洛比,何时能抓到真凶。

这个打着犯罪标签的故事,却无关于真相如何,而是关于“宽恕”的,是女主米尔德对无法查出真相的威洛比警长的宽恕,更是米尔德对自己身为母亲却没有保护好女儿而深深内疚的自己的宽恕。

在这部堪称剧作典范的电影里,动人的细节可以说比比皆是,随手列举几个吧。

细节一:威洛比病重吐血,我们第一次看见米尔德的柔软

米尔德所不能原谅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威洛比办案不力让女儿长期含恨而终么?她最不能原谅的是其实是她自己,是案发那天不肯同意女儿开车的自己,是女儿临死前还对她口吐恶言诅咒她被强奸的自己。所以不论面临多少质疑和唾骂,强悍的她都从未动摇,在巨大的悲痛之后,她将自己的内心紧紧封闭了。可威洛比并非是她的仇人,所以当威洛比在争吵中吐了她一脸血的时候,她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对一个垂死之人如此残忍是不是真的应该,这动摇是米尔德残留在心底的善良的觉醒。

细节二:威洛比在自杀前给家人安排了一个美满的一天的温存

威洛比自治身患绝症时日无多,又被米尔德步步紧逼无法安睡,思前想后,他给家人安排了一个充满美好记忆的告别。哪怕已经走到绝路,他也依然深爱着家人,希望留给家人的回忆里的自己是温柔而且美好的。这份温情也不得不让人动容。

细节三:看见爸爸家暴妈妈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妈妈的儿子,让我们看见这个家庭深藏的爱

片中有一段米尔德和前夫的对谈,他们彼此指责,甚至不惜动手。我们从这个细节里几乎可以看见他们家一贯的相处模式——充满了隔阂和怨恨的家庭。而已经长大的儿子在爸爸的拳头对准妈妈的时候拿起一把刀过来保护妈妈,因为妹妹的死,这个孩子无论是在父母的眼中还是观众的眼中一直都是缺乏存在感的,直到此时,我们才看到他是多种重视自己的家庭,也同样承受着失去家人的巨大痛苦。

这部电影里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广告牌被烧的时候米尔德拿着救火器绝望地去救明显救不下来的火;比如威洛比死后深受震动而性情大变的迪克森等等,有兴趣的观众最好还是自己去看一下,会有更深的体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何庆安
2019-06-07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何庆安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采纳数:14 获赞数:51303
职业写手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块广告牌被燃起了熊熊大火的时候——这是一个拉得很远,视角极广的定格镜头:米尔德雷德冒着生命危险,提着灭火器从一个广告牌奔向另一个广告牌。

实际上仅凭她的力量,扑灭这场大火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小镇上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三块广告牌的存在。但米尔德雷德总要坚持些什么,来弥补丧女之痛,和已经正义丢失后暴露出的那块空白。

《三块广告牌》讲述的是在一个小镇上发生的复仇故事,由这个故事引发的是几个性格迥异又极具代表性的角色:坚强彪悍的母亲米尔德雷德;正义、自卑又自负的警探迪克森;被迟迟不来的真相压垮的警长威洛比;单纯有骨气的矮人詹姆斯。

与其说这几个角色是由电影一点点刻画出来,倒不如说他们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唯一动力。也恰恰是这些性格分明的人物,使得《三块广告牌》并没有落入其他复仇题材电影那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俗套剧情里,给了电影一个与众不同的走向。

实际上,也正是米尔德雷德的这三块广告牌,让小镇上的暗流涌动逐渐明晰起来。每个人都是施害者,但也都是被害者:真相迟迟不来让米尔德雷德为女儿感到不公;米尔德雷德偏激的行为又压垮了威洛比;威洛比的自杀使得迪克森对米尔德雷德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他们的做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但这个闭环的起源又是每个角色为了追求他们心中的正义所做出的牺牲。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对真相的追逐会使得米尔德雷德和迪克森走到一起,正义也将降临到这个小镇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眼中的孤岛
2019-06-10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3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7.8万
展开全部

《三块广告牌》的剧情十分的引人入胜,非常值得一看,记忆深刻的是三块广告牌被烧的时刻。

本片并不是那种惨兮兮的氛围,而是一种哀而不伤苦中作乐,至少是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吧。比如警长自杀前还给每个人留了一封轻松幽默的信,让妻子记住自己最好的时刻,鼓励同事多去爱别人,特别是自掏腰包涮了Mildred一把,也让人觉得非常可爱。

让我也不禁希望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亲朋好友不要哭丧着脸,如果能一起回忆回忆我的搞笑事迹,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导演在掌控情绪和节奏上的本领可算非常高明,笑点和转折穿插在让人动容的情节之间,让大家大喜大悲接踵而来。

而且剧情的很多转折本身也印证了关于误解的这个主题:正是由于我们对角色有太多预设,才会有这一系列出乎意料的展开。这是一个好看的电影,戏剧张力十足,一环紧扣一环推动着冲突的升级;人物立体而真实,转变符合逻辑,最终水火不容的两人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也是情理之中。

影片的电影语言极为扎实,各个环节都非常成熟,几乎没有纰漏——虽然这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骨子里还是奥斯卡电影最熟悉的味道。但是极其出色的剧本,以及深入灵魂的人物塑造,还是相当令人赏心悦目。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关于愤怒、治安、种族歧视、暴力、南方保守主义等问题。在看电影之前,私以为这又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愤怒控诉,就像《换子疑云》等那样。却没想到,影片并未如此泾渭分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