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

 我来答
巴巴拉小白兔
高粉答主

2021-07-0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7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4万
展开全部

两个语言不同的人能够交流唯一的方式是通过肢体语言或者指着某件东西互相教授就好了。

16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刚到中国,就遇到这种情况:语法、发音全不一样,怎么传教啊?于是,他们就开始想办法让中国人听懂,开始通过模仿、手舞足蹈和笔画的形容等慢慢理解彼此想表达的意思。

加上中国人也想了解对方是什么意思,就开始学习慢慢了解。经过长期的接触,双方互相大概都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为了和欧洲商人谈生意的中国商人,发明出一种汉语和外语杂交的“混合语言”,叫“洋泾浜英语”(Pidgin-Engilsh)。

洋泾浜,原为旧上海华界和租界间隔的一条小河(今延安东路附近)。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商埠,洋泾浜一带聚集了大量外国商人,那一带的华商出于跟外国人打交道的需要,常用夹杂着上海话的蹩脚英语交谈,他们所说的英语被称为“洋泾浜英语”。

前期的洋泾浜英语主要以广州英语为主

作为中国最早的洋泾浜英语广州英语,最早诞生于1715年的清政府唯一开放的口岸城市--广州。

郝德森《社会语言学》认为:“鉴于要求和其他社区的成员进行交流的原因常常系贸易,所以洋泾浜语可以是所谓贸易语言,但不是所有的洋泾浜语仅限于用作贸易语言,也并非所有的贸易语言都是洋泾浜语。”

不过,作为中国洋泾浜语言的最早形式并非广州英语,而是广东葡语。当时抵达澳门的葡萄牙人难以和当地人进行沟通,而当地人也希望在与葡萄牙人的交往中能找到糊口的工作,就这样双方都想打通相互之间的交际障碍。

于是“在那些日与葡人相周旋,负责传译语言、媒介交易的中国通事和包揽对葡贸易的揽头中间,逐渐形成中葡贸易的商业专用语——广东葡语。”(《岭桥春秋一岭南文化论集》)

洋泾浜,原为旧上海华界和租界间隔的一条小河(今延安东路附近)。鸦片战争后,上海辟为商埠,洋泾浜一带聚集了大量外国商人,那一带的华商出于跟外国人打交道的需要,常用夹杂着上海话的蹩脚英语交谈,他们所说的英语被称为“洋泾浜英语”。

为了更深一层地进行贸易合作,其次则是为了传教。1565年,天主教耶稣会在澳门建立了圣保禄公学,教授传教士中国的文字和礼仪。刚开始时,他们只能依靠中国人画图识字。1588年,利玛窦完成史上第一本《葡汉词典》,给欧洲人指明了道路。

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伦敦”号第一次到达中国,并在澳门停留三个月。自此,英国人在澳门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企图霸占澳门甚至中国市场的利益,于是一直挤压葡萄牙人。随着英国殖民势力增强,于是诞生了广州英语。

广州英语最早的“词典”《红毛通用番话》,里面收集了广州英语近400词汇,分为“生意数目门”、“人物俗语门”、“言语通用门”和“食物杂用门”四项;所有词语都是繁体汉字与广东土语标音对应,整册没有一个英文符号,共16页;

无编著者,无具体编写年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是由中国人编写的广州英语最早的“词典”。该小册子里所记录的广东洋泾浜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口头交际语,其发音为一种广东土语的发音。

如“一”标音为“温”(即one),“二十一”标音为“敦地温”(即twenty-one),“非常”标音为“梭梭”(即soso),“医生”标音为“得打”(即doctor),“江摆渡”(comprador,买办);

“拉司卡”(lastcar,末班车、最后一个)、“何洛山姆”(allsame,全部)、“温淘箩”(onedollor,一美元)等,并有了很多英语中没有的用法的意义,这也算得上是洋泾浜英语的特点之一了等。从注音我们得知,早期的洋泾浜英语带着浓厚的广州方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广州辟埠为商,在中西贸易中,英国迅速增长至第一。后来,美国也一跃成为广州贸易第二位。

这样一来,在广州地区的中西贸易往来中,英语就逐渐成为西方商业通用语,1814年,英国人马礼逊编写出最早的英汉汉英字典《华英字典》。而广州英语作为广州地区的商业贸易专用语迅速传遍东南沿海地区

赫兹云(香港聯合通訊國際有限公司)_
2023-01-04 广告
在一个网站的日常运营中,快速提升网站排名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只有在搜索引擎中获得更好的排名才能提升网站的曝光量从而可以吸引更多人进入网站。众所周知站群是快速优化网站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多个网站来达到更好的关键词排名效果。然而做站群优化的话,...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赫兹云(香港聯合通訊國際有限公司)_提供
ahqbru
2020-07-06 · TA获得超过749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982万
展开全部
古代有交流的两国人民之间,文化生活应该不会有过大的差异,交流主要还是依赖;语言和文字;. 比如,日本在唐的时候就有;遣唐使;,这个职位是要求有受过;唐文化教育;的人来担任的. 而鉴真呢,也是只用唐时的;雅言;来讲学的,至于受众的接受能力,也一般有听;雅言;的基础. 即使是在今天,我们普通百姓和外国人的交往也不是常有的.古人也是一样的.楼上有回答用;肢体语言;,也是有的,但是范围肯定是有限的.要不然,哑语就有可能成为;国际语;了.人和人交流语言只占一小部分,更多是表情动作,称为肢体语言。当然我不是说古人周游各国都在比划手势。只是说,只要有一个环境,那么根据表情,音调动作等,都能大致判断对方的意图。就像我们小时候原本不会说话,但是随着父母生活,就会说话,同理,我们在中国学校学英语,不如偷渡到海外的人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发音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英语已经能满足生活日常沟通的需要。就像老上海在租界时代,贩夫走卒都能用八国语言打招呼,称为洋泾浜。那么在古代,在商贸频繁的国家城市中,自然会有一批略懂邻国语言的人。那么每到一处就雇佣向导,日常居住就没有问题。况且张骞,唐僧,都是国家级的人物,尤其是唐僧,称唐三藏,佛教中能称三藏法师的都必须精通经律论三藏。而且唐僧是精通梵文的,是当时国家级的翻译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饭廉溪0Z7a7
高能答主

2022-03-31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08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27.9万
展开全部
第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应该通过手势或者其他的东西经验交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2-03-26 · TA获得超过3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17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他们交流时可以说外语或者是说中文,比如说中国人会说外语,或者是外国人会说中文,这种情况下交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js56289
2022-04-04 · TA获得超过2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98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47万
展开全部
如果不懂彼此的语言,就上网上下载个译文软件,这样就能交流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