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绞痛?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2019-04-14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主要在胸骨后部或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性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常因劳动或情绪激动、饮食不当和寒冷等因素诱发,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少数心绞痛发作与体力或脑力负荷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而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量减少有关,为心肌的一过性缺血所致,疼痛较重,时限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过去曾称为自发性心绞痛。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本病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1)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lipoprotein,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I(Apo-I)和载脂蛋白A-Ⅱ(Apo~Ⅱ)降低。目前已证实TC和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增高(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蛋白(a)[Lp(a)]增高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2)高血压: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比血压正常者高3~4倍,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均随之增加。
(3)吸咽: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比不吸烟者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4)糖尿病:糖尿病者冠心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多伴有高脂血症,且常伴有血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强,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堵塞。
(5)肥胖:体重超过正常的20%,尤其是体重迅速增加且伴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6)年龄:多见于40岁以后,通常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7)性别:常男多于女、但女性在经绝期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8)饮食:常摄入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糖、盐等食物者,易患本病。
(9)遗传因素: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家族史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比无家族史者高5倍。
2.发病机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血管痉挛、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可致血管内膜损伤,血中LDL及VLDL等由此渗入内膜并滞积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间及胶原、弹力纤维上,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并进入内膜吞噬脂质,成为噬脂细胞。在早期仅于血管内膜表面滞积为脂质条纹,以后噬脂细胞逐渐增多或脂蛋白释放出胆固醇、胆固醇脂、三酰甘油等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在内膜表面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同时,血管内膜损伤后,血小板可被激活而在该处聚集并释放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引起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和血管收缩,此外,受损内膜释放的具有使血小板解聚和血管舒张作用的前列环素(prostacycline,PGl2)减少。TXA2释放增多和PGI2释放减少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又加重心肌缺血和内膜损伤,使TXA2进一步升高,PGI2进一步减少。除以上血管内膜损伤、脂质浸润、血小板聚集学说外,本病的发病机制还与神经、内分泌变化、动脉壁活性降低等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的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并有其明显的特点。
(1)部位:疼痛的部位多发生在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范围如手掌大小,其边界不清,可放射至上肢、两肩,尤其左臂内侧及小指和环指。
(2)性质:多表现为压榨样或紧束感、闷胀感或窒息感;而不是针刺痛或锐痛。发作开始时疼痛较轻,以后则变为难以忍受或伴濒死的恐惧感,迫使其立即停止活动,不愿说话,直至逐渐缓解。
(3)持续时间:典型心绞痛历时多为3~5min,一般不少于1min和不超过15min。疼痛1d内可发作数次,亦可数日或数周发作1次。
(4)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多在1~2min或几分钟内缓解,超过15min缓解一般认为不是硝酸甘油的作用。
(5)诱因:心绞痛发作多由增加心脏负荷的一些因素所诱发,如情绪激动、劳累、负重行走、愤怒、恐怖、吸烟、寒冷、饱食、性交、心动过速等。疼痛多发生于劳累的当时,而不是其后。
不典型心绞痛是指:典型心绞痛的5个特点中某些表现不典型,如胸痛部位不在胸骨后,而在上腹部、左或右胸、颈、下颌及牙齿等;性质不典型,表现为烧灼感、闷胀感等。
2.体征疼痛发作时伴有下列体征,则有助于心绞痛的诊断。
①胸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面容焦虑。
②新出现的加强的第四心音;心尖部一过性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亢进及反常分裂。
③胸痛时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
引起心绞痛的原因有血管狭窄、心肌缺血和寒冷、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
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