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与盐度有什么关系?
2019-03-04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广盐性是指生物可耐受外界广阔范围的盐分浓度变化而能生活的性质。具有这种性质的生物,称为广盐性生物。栖息于河口附近淡海水域的生物,干沙滩及大型水库的生物以及往返于江河和海洋的洄游鱼类等,均属于此类生物。动物要耐受外界环境盐分浓度的变化,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渗透适应型,常见的有栖于淡水海滨的体表渗透性高的无脊椎动物,例如贻贝、沙蠋属蚕等,它们均能生活于20%~30%至100%的海水水域,体液浓度与外界浓度为等渗的;另外,半陆生性的寄居虫能在50%~200%的海水中生活。第二是渗透调节型,如鲽类、鲻属、虎鱼属、鳉鱼属、大马哈鱼属和鳗鲡属等硬骨鱼类,它们均能生活于淡水或10%至鳉鱼
100%~200%的海水中,鳉鱼而其体液浓度维持恒定。在植物方面,芦苇等就是属于广盐性植物。
与广盐性动物相对的就是狭盐性生物。生物对外界盐度变化的耐受能力不大,往往只能生活于一定盐度的环境中的这种性质称为狭盐性。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和外洋性鱼类均为狭盐性生物,特别是深海生物,因为只生活在盐度一定的海水中,其狭盐性更为显著。淡水动物的体液渗透浓度虽然比外界高,但许多淡水动物在比体液浓度高的条件中因缺乏排出浸入体内盐类的能力而不能生存,所以淡水动物也是狭盐性生物。
鳗鲡
引起鱼类洄游的原因很多,外界环境条件是重要的因素,但是鱼类本身生理上的要求则是主要的因素。各种鱼类的生理情况不同,鱼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和新陈代谢,就必须按照本身的生理要求,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有规律的洄游。洄游一般可以分为生殖洄游,适温洄游,索饵洄游。
鲨鱼
由于海水中有大量盐分,故比重高、密度大,海水鱼鱼体组织的含盐浓度比外界海水的含盐浓度要低得多。根据渗透压原理,海水鱼鱼体组织中的水力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海水鱼便不得不吞食大量海水,以弥补体内的失水。然而,由于大口大口地吞食海水,进入鱼体内的盐分也大大增加了。这样,海水鱼除了从肾脏排除掉一部分盐分外,主要还是依靠鳃组织中的泌氯细胞来完成排盐任务。此外,也有一些海水鱼,主要是软骨鱼类,如鲨鱼,则将代谢后的氮化物以尿素形式贮存于血液中,使血液浓度增高,渗透压也变得与海水相当,这样,也就不存在吞水和排盐问题了。
2024-08-2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