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植被与地表水的依存关系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在中国西北干旱内陆地区,降雨量少,水资源缺乏,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相当脆弱。而“绿洲”则是当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托(邓建明等,2005)。近年来,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北地区的绿洲呈现退化趋势,引起土壤荒漠化、湖泊萎缩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有些地区甚至成为沙尘暴的主要来源。
水资源是绿洲生命之源,它既是绿洲形成的主要动力,也是维护绿洲的重要保障。水在绿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于:①水是绿洲内物质、能量和信息最主要的携带者,水带来了建造绿洲的土壤和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绿洲地区许多环境变化是由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反映出来的。②水是绿洲生态和社会经济共同依赖的基础,水资源在绿洲间和绿洲内的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绿洲地区植被的结构和空间布局,水资源的数量还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绿洲植被发育的总量和趋势。
但是,现有的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绿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一,人工引用地表水和对地表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与控制,改变了地下水的分布格局,使人工灌溉区域的地下水位升高,而周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其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到自然植被的变化,即人工植被生长较好,而自然植被衰退。在这些行为方式的影响下,以灌溉区域为中心的绿洲面积不断扩大,而周围的自然植被逐渐退化,最终形成沙地包围绿洲的局面。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绿洲,虽然以水源为中心的绿洲面积不大,但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共同控制下,自然绿洲从内向外形成了稳定的层次关系,这种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外围的流动性沙一般不会直接威胁到绿洲的生存,因而绿洲的生存也是稳定的。在人类活动影响绿洲的情况下,由于地表水的过度集中控制和使用,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在过度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沙地包围绿洲的局面,而且这种结构是很不稳定的。
2024-09-2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