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痔核?
痔核即痔疮,就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的根源其实是在肠道,只治肛,不修肠是痔疮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
扩展资料:
痔疮的原因:
1、久坐久站(静脉曲张学说)
人需要坐、蹲,这些动作都会增加腹压,血液回流变差,再加上直肠上下静脉本身管壁薄、易发生静脉曲张,久之久之就形成了痔疮。因此,久坐久站的人更易患痔疮。另外,女性朋友在孕期,盆腔静脉受到压迫而妨碍血液循环,也极易发生痔疮。
2、便秘是痔疮的好朋友
便秘的人不一定得痔疮,但得痔疮的人一定有便秘病史。正常的大便属于成形软便,而便秘时的大便坚硬干燥,直接压迫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同样出现障碍。这样的便秘发生多次后,腹压每次增高,直肠肛门静脉回流一次次受阻,久而久之,痔疮必然找上门。
3、痢疾或肠道感染
肛门是大便的出门,经常处于潮湿的环境,本身就极易感染,如果患有痢疾或肠道感染等,极易引起肛门直肠的静脉充血,进而形成痔疮。痔疮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也是非常折磨人,不但疼痛,长期大便出血还可引起贫血,让人头晕眼花、提不起精神、抵抗力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什么原因会导致患上痔疮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痔核
痔核指肛门黏膜下肿胀曲张的静脉,呈突起状。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称为内痔,齿状线以下称为外痔。内痔初期为小指尖大小,病情发展,长大成为拇指大小,或扩展到整个肛门,成为开花状。有时从肛门脱出不能还纳,肿胀变硬,称为嵌顿痔。外痔的症状与内痔相同,可出现出血、脱出。有时产生血栓,形成硬块,伴有剧烈疼痛,这称为血栓性外痔。
内痔的主要症状为出血和痔核脱出(脱出于肛门外)。出现出血和痔核脱出时,可出现肛门潮湿、肛门不适感或异物感、肛门瘙痒、贫血等症状。单纯的内痔并不疼痛,当内痔中产生血栓或进一步并发外痔时,可出现疼痛。出血在疾病初期就有,一般在排便时粘在便纸上。疾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滴血,甚至在不排便时也会出血。
内痔出血多为鲜血,呈鲜红色。一般很少大量出血,多是长时间地少量出血,因此可引起贫血,因而出现心慌、气喘、站起时眼前发黑、容易疲劳、面色苍白等症状。
根据痔核向外脱出的程度,内痔一般分为四个期。
一期:痔核没有脱出,只出现排便时出血的症状。
二期:排便时痔核脱出,不用手还纳也可自动回缩到肛门内。
三期:排便时痔核脱出,必须用手才能将其还纳入肛门。
四期:用手也无法还纳,痔核总是脱出于肛门外。
内痔的治疗,首先要进行生活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或使用药物等保守治疗。如不见好转则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需要手术的患者约占20%。药物治疗要应用能改善直肠、肛门静脉丛的血循环并有消炎作用的药物,应用缓泻剂。可以用口服药,但主要是应用能直接作用于肛门的肛门栓或软膏。
痔疮嵌顿脱出的痔疮把肛门整个围住,而肿胀变大、变硬,无法还纳入肛门中时,称为痔疮嵌顿。
痔疮中产生多个血栓(凝血块),伴有剧烈疼痛。此时不要简单地将痔疮还纳入肛门中。
紧急处理可向肛门注射药物进行局部麻醉,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用手指将肛门括约肌扩开后,将痔疮还纳入肛门内。对于嵌顿性痔疮要行手术治疗才能根治。
内痔的外科治疗大体上分为四种:手术治疗、注射疗法、挂线疗法和冷冻疗法。一般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但不同的医院所擅长的治疗方法不同,而且这些治疗方法各有优点,因此要好好咨询医生后再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法。
内痔,外痔,混合痔的区别:内痔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上,内痔一般不痛,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严重时会喷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还有大便困难、便后擦不干净、有坠胀感等。根据内痔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又可分为三期:一期内痔排便时带血,无脱垂,齿线上粘膜呈结节状隆起;二期内痔便时带血、滴血或射血、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三期内痔排便时或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均发生内痔脱出,并需用手还纳。内痔外痔外痔位于齿线以下,以疼痛、肿块为主要症状,肛门周围长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皮赘。根据其病理特点不同,又可分静脉曲张性、结缔组织性、血栓性及炎性四种。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见,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混合痔兼有内外痔双重特征,临床以直肠粘膜及皮肤脱出、坠胀、疼痛、反复感染为主要症状。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6945.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