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怕蛇? 10
很多人都怕蛇是因为天性。
自然选择导致所有无法通过眼角余光发现蛇的灵长类动物死亡。那些发现食肉蛇类太慢的原始人、黑猩猩和猴子往往无法活到繁衍后代的年龄。
为验证灵长类发现蛇比其他无害物体更快的理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教授琳恩·伊斯贝尔领衔的研究人员在两只日本断尾猿大脑内植入电极。
这两只猿,一公一母,生来就处于受囚禁状态,从没见过蛇。研究人员给它们展示愤怒表情或中立表情猿类照片、猿手臂不同姿势照片以及蜷曲或伸展的蛇类照片,同时测量他们大脑内神经元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蛇类图片激发“最强烈、最快速的反应”,当图片模糊时,反应没有减弱。
研究人员猜想,在热带生态系统中,猿类与以它们为食的蟒或毒蛇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数百万年,因此蛇类的存在,是灵长类变得更聪明的一个原因。
对蛇类攻击的处理:
人们在走入菜园、草丛时最好不要穿浅口鞋和短裤,做好防护。如果不慎被毒蛇咬伤,不要惊慌失措、奔跑走动;
要立刻用布条绑紧咬伤处的肢体,一般在咬伤部位近心端5厘米至10厘米处进行绑扎,如足部被咬伤,就在小腿处绑扎,阻止毒素扩散,应每20分钟松开2至3分钟,以免肢端淤血时间过长造成组织坏死;
绑扎后,可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还可将咬伤处浸入凉水中,往肢端方向推挤,使部分毒液排出;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前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人类恐蛇有依据 研究称灵长类有怕蛇的天性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夏季当心蛇出没 野外劳作要注意防护
科学家发现人的恐惧感非天生 来自后天学习
外面的世界曾经充满洪水猛兽。在人脑塑造成形的史前时代,这里有吐着信子的蟒蛇、咆哮的猛兽、盘旋的鸟类,以及各种自然威胁。出于本能逃离危险的人就能存活,而那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5333731些思前想后的人活不了多久(那条蛇可能不咬人吧,可它为什么蜷成那个样子?),他们的基因也就无法遗传下来。因此,通过物竞天择,灵长类动物的脑中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经建立起了这种对危险 ,恐惧反应。然而实验显示,在实验室里养大,因而从来没有在自然环境中见过蛇的猴子对蛇毫无惧意,灵长类婴儿可以无忧无虑地躺在一条长达3.5米的蟒蛇的怀抱里。那么,对蛇的恐惧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室喂养的猴子与野生猴子做了比较。实验室喂养的猴子,开始并不怕蛇,但当它们看到录相和真实的野生猴子表现出对蛇的恐惧后,也开始对蛇表现出恐惧感。当研究人员对录相做过处理,使野生猴子看起来惧怕花朵,观看过这段录相的实验室猴子却没有依样画葫芦。似乎在灵长类动物的脑里,的确有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对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惧,但是却不具备学习惧怕对我们无害事物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需要通过社会经验才能够被触发。正如实验室猴子能够从其他猴子身上学会害怕蛇一样,这个婴儿也很有可能会在观察其他人类之后,从而学会对蛇的恐惧。
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追踪恐惧的神经路线,在脑的情感系统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杏仁状结构,称作杏仁核。察觉到危险后,杏仁核似乎会以两种方式,将这种感官知觉转化为行动。
我们的脑皮质随时通过眼睛、耳朵和其他感官接收到大量信息。这个处理过程的第一种路径是:我们脑中高阶的皮质区会将大量翔实、精细的信息传送到杏仁核,杏仁核则优先处理引发恐惧或其他情绪的刺激源,同时忽略较不紧急的信息。如果你边开车边听收音机播报的新闻,前车的司机踩了一下刹车,你的注意力就会迅速离开新闻报导,并指示你把脚移到刹车板上。第二种途径更快,它完全绕开脑皮质,把没有经过精细处理的感官信息通过下皮质区域直接传送到杏仁核。如果前面的汽车突然紧急停车,这种比较低级的路线就会促使你猛踩刹车——这个反应发生的时间甚至比信息到达皮质而使你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时间更早。而那争取来的毫秒之差也许就足以把你从鬼门关前救回来。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蛇象征着男性,这是由于蛇身和男性生殖器相似。蛇还代表邪恶、狡诈、欺骗、诱惑、纠缠、冷血、阴毒、凶险、贪婪、忘恩负义,这与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蛇形象相同,常会引起人们毛骨悚然的恐惧,常象征一个人的情感冷漠,或象征一个人情感的纠缠,让人无法独立。在生理上,蛇代表脊柱,脊柱的病变会以受伤的蛇来表示。从阴阳的角度来说,蛇表示阴。
蛇身体异常灵动,其直觉甚敏锐,故蛇是内心深刻、直觉、智慧的象征。蛇没有脚却可以爬行,往来无踪,给人神秘莫测之感。
从正面意义看,蛇还有幸运、吉祥、长寿、生命力和财富的象征。
蛇有能量,又有破坏力,变化、复活。古埃及常以蛇为保护神,所以蛇是集美好和丑恶力量于一身的矛盾的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