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 我来答
星辰大海遨游天外

2020-10-15 ·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星辰大海遨游天外
采纳数:3401 获赞数:1141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格物致知 [1]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我也想知道阿
高粉答主

2020-10-15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1097万
展开全部
格物致知的解释: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雨亦冻结
2020-10-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80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kmZ卡
2020-10-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31
展开全部
探究事物的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或者感悟到某种心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三丰有心上高山
2020-10-16 · TA获得超过13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849
采纳率:43%
帮助的人:211万
展开全部
意思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了解其本质和内部联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