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迫不得已?
很多人都对鸿门宴这场饭局感兴趣。因为这场饭局不是一场平常的饭局,而是充满着各种阴谋,充满着勾心斗角,让人惊心动魄的饭局。尤其是刘邦,在这场饭局上可谓是吓破了胆。项羽与范曾计划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的,但是项羽为何改变主意不杀刘邦了呢?是妇人之仁还是迫不得已?
如果当时果断出手,在鸿门宴上砍下刘邦的狗头,怎么会有后来的“不肯过江东”的凄惨结局。有人进而捶胸顿足地说,这——就是项羽的“妇人之仁”!
然而,更多时候,很多人知道历史由不得假设的道理,但心里又无法接受曾经有过这么一场不堪回首的宴会。是啊,历史上怎么会有项羽这样的笨蛋,让煮熟的鸭子扑楞楞一飞冲天。因此,按正常的逻辑,鸿门宴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
巨鹿之战时,项羽领导着五万楚军,大战王离和章邯所领导的四十万秦军。项羽先是击退了章邯所部的秦军,并占领了粮道,随后项羽又歼灭了王离所部的二十万秦军。一时间项羽部队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将各国诸侯吓得胆寒。于是诸侯们就推举项羽做了四十万联军的首领。半年以后,项羽先迫降再坑杀,章邯麾下的二十万秦军,自此刻开始大秦帝国的军事力量被消灭殆尽。
到了入关以前诸侯诸侯联军的兵力为三十万,而在鸿门宴发生前诸侯联军的兵力又发展壮大到了四十万。而此时的项羽总计兵力不超过七万。与此同时刘邦率领两万汉军攻破了武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在招降了八万秦军以后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但随后刘邦封锁函谷关,在关中称王的举动,让联军诸侯大为愤怒。
于是因势利导的项羽,才借着四十万联军的兵威,为刘邦摆下了鸿门宴。迫于形势的刘邦只能投降项羽,并将汉军兵力裁撤至三万。
鸿门宴之时,项羽事实上为诸侯盟主,对刘邦拥有绝对性的实力优势,但诸侯间因为各自利益的关系并不和睦,项羽也不过是一镇诸侯,并没有并吞掉其他诸侯的实力。而当时名义上的共主为楚怀王熊心,楚怀王与项羽的关系很差,自项梁战死之后,就不甘於做一位傀儡,而想收回对军队的控制权。所以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不想与对方火拼让自身实力受损。即使项羽能够取胜,但在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各国诸侯。
另外项羽没有认识到刘邦的危险性。项羽虽然和刘邦一起打天下,但是刘邦打的胜仗相当少,项羽对刘邦的军事能力知根知底,菜鸟一个。刘邦之所以能和他平起平坐,只是楚怀王为了平衡楚国内部力量搞的政治平衡,并非刘邦有和项羽拼一下的实力,刘邦当时连雍齿都打不过。刘邦能进咸阳,是因为项羽把秦国几乎所有的军事力量都吸引了,他是靠买通秦国守将入的关,不是靠打。所以项羽一直看不起刘邦,刘邦也没有让项羽看起来的能力。鸿门宴看上去危险,其实有惊无险。
鸿门宴上项羽需要留下刘邦,让自己和联军诸侯以及刘邦之间,达到互相牵制的平衡关系。这样的项羽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发展壮大自己。鸿门宴时对项羽威胁最大的,是在其后方虎视眈眈的楚后怀王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