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乏社交,人会产生什么心理问题?

 我来答
BingoTse0
2020-10-10 · TA获得超过862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61%
帮助的人:510万
展开全部
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精芬人”——精神上的芬兰人,极度注重自我空间,极其宅。

爱不爱社交,是一种社会选择,不要给它扣上很多大帽子,什么孤僻啦、不合群啦、内向啦,甚至说他们没出路,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有些宅的人,在亲人各种“好心”的劝解下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会觉得自己格格不入,那就要进行“脱敏训练”了。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我们都不能太过于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太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判断。把别人的口水捧高了,自己的身段和姿态自然也就低了。这样的人,哪怕周旋于各种热闹的社交场所,积攒了一沓沓的名片,也仍然是无效社交,没有平等,何来尊重?没有尊重?何来真心交换?孤寂时,翻翻四位数的通讯录,依然点不开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聊天框。

不要光看到人脉的重要,它带来利益,也带来压力。我知道有的人是真心喜欢人际交往,也有的人只是假装合群假装喜欢。很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可以闭门清修。

所以,宅,也是一种选择,有时候还算是一种不坏的选择。当“关系即要求、关系即压力”时,跟自己呆着,真的挺舒服的。
帐号已注销
2020-10-10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71万
展开全部
缺乏社交至少有三点重要的影响:
1;工作方面。我们绝大多数工作都是需要相互合作来完成的,而缺少交际会让人觉的你很孤僻,不合群,不容易亲近,进而导致别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不会找你合作。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去寻求帮助,由于之前和你没有太多的交际和和合作,你的同事会帮助你但不会尽力帮助你(我说的很直接),而且你也会因为与人很少交际,也不太好意思开口。

2;生活方面。这方面不想多说,在你面对挫折、心情低落或是生病的时候,你会尤其有感触,在那个时候你会很需要他人的关心,有时候可能都不需要别人说话,有个人陪伴就已足够!相信我们都经历过这些。

3;心理方面。从人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就是一种群居动物,和同类在一起是最自然的事了。而中国或其他亚洲国家又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所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个缺少交际的会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不仅被身边人不理解,自己也会产生怀疑,自我否定。而这才是最可怕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0-10-10
展开全部
缺乏社交活动会影响我们的激素及新陈代谢。本项研究的设计者之一哈里斯说道,如果你知道有人一直在关心着你,那么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激激素如皮质醇、肾上腺素等的水平就不会那么高。比如,在哈里斯住的北卡罗来纳州,有时会出现龙卷风。没有家人朋友的支持,身体就会一直分泌这些荷尔蒙。那么高血压,小肚腩,糖尿病和心脏病就更可能出现。

但如果有的人就是自己呆着最开心呢?的确,有些人生来就是独行侠,但是哈里斯认为这些人不多,并不影响她的研究结果。《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中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了社会关系和发病率及致死率的关系,引用到一项令人痛惜的结果,那就是在1945年,孤儿院里那些没有社会关系的婴儿更容易早夭。丰富的社交生活并不总是轻松的,特别对于上了一定年龄的人来讲。但对于我们这些能够控制好这一风险因素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多和朋友家人交往,支持我们的伙伴,至少这么做同吃西兰花一样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利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努力帮助你

2020-10-10 · TA获得超过327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75万
展开全部
对于这个问题,这个就是会对这个社会产生害怕的心里,就是不敢在走出写的舒适圈。就是想呆在家里。然后不想和任何人交流。这样就会越来越孤僻。
恐怕一说到人格障碍,人们都会感到既陌生又恐惧,有人甚至把它和“神经病”划等号。其实,人格障碍没那么可怕,是一类十分常见的心理障碍。我们常见的人格障碍可以分为8种,即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以及强迫型人格障碍。
其中,在人际交往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存在最广泛的一类心理障碍。这些人交朋友的规则很简单,就是“非好即坏”。小张就是其中得代表,起初,她认为同寝室的小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于是和小李成为了好朋友,并且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很依赖她。但是,某天小张突然发现了小李竟然也有缺点,就开始疏远小李。像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大家都觉得,小张对人总是忽冷忽热,很难保持良好的关系。
像小张这样的人,很可能存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他们的人际关系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情绪的波动性很大,要么认为自己的朋友完美无缺,要么在发现别人的缺点后,就远离他们。
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抚养人,尤其是母亲的忽视,导致了他们把被忽视的原因归咎于自身。幼年时,他们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己是坏孩子,所以得不到妈妈的喜爱;而那些受到宠爱的兄弟姐妹或小朋友,都是好孩子。这就造成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中间状态,人除了好就是坏,事除了黑就是白,不给自己和他人留回旋的余地。我们可以看到,在潜意识中,他们对于现实社会得复杂性无所适从,总希望能保持自己内心单纯的世界观。一旦发现有中间状态,他们会采取疏远和回避的态度。
如果发现朋友有这类问题,建议家人要先带他们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同时,母亲要无条件地多关爱孩子,让他们体会到没有被忽视。
会与社会不长期接触,会缺少朋友,如果你长期不和你的朋友聊天,你再去和(她,他)聊天时你们俩,就会有隔阂,话题很难聊到一起,长期不和社会有接触,你就会有很多流行的东西不知道,你出去买东西的时候,或者干别的事儿的时候,也无法和别人聊到一起,所以说长期不与人,社会,接触的后果,就是会缺少朋友,很难和别人聊到一起。所以,这个就是一些看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玛甘达
2020-10-10 · 超过13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30
采纳率:36%
帮助的人:72.8万
展开全部
他发现,当我们受到排斥之后,反应会在三个时间维度上表现出来:
瞬时或者较短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反应是最主要的,人们会心痛,会愤怒,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第二阶段或者稍长时间段:在这一阶段,认知反应接踵而至。我们会反思自己为什么受到排斥。那可能会做出一些改善关系的亲社会行为,但也有可能破罐破摔继续做出破坏性行为。
第三阶段也就是长期受到排斥:不幸的是,在这一状态下,心理疾病会产生,比如抑郁症。
所以,时间并不能治愈一切。把自己所在门里,拒绝社交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实验室主题),总结起来就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缺乏社交,感到社会排斥,都会对我们造成极其不好的后果。
所以千万千万要打开物理的门,打开心理的门,去享受社交带来的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94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