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清朝没有出现过昏君吗?
清朝没昏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优选制度保障,另一个是忧患意识使然。
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很多人不喜欢它,尤其是近现代史上,清军入关之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位都是在战斗环境之中,历练出来的。入关后顺治皇帝福临虽说年幼即位,但皇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是清朝夺取天下的关键性人物。顺治亲政后,除了对董鄂妃的过度宠爱之外,也没有什么失德或昏聩的言行。顺治亲政,有孝庄皇太后把关,他也昏不起来。顺治驾崩,康熙是通过遗诏继承的皇位。选康熙,起主要作用的是孝庄,她没有选康熙的哥哥福全,可以看出这是她优选的结果。
作为外族入主中原、少数民族统治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满族来说,个就是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从努尔哈赤后代,尤其是入主中原以后,建立了培养接班人的严格教育系统,使每一个爱新觉罗后代都可以有相当的文化层次,保证了接班人的基本素质。,满族是少数民族统一天下,他们在大汉族面前都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因此他们在统治过程中,步步小心,谨慎踏实,当然,防范意识也很强(文字狱的背景)。为了国运绵长,每一位皇帝都兢兢业业,就是到了晚清大变局的时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勇于变革,大胆用人,延缓了朝代的灭亡。
在皇子成年以后,皇帝更是会有意地对皇子们进行历练。尤其重要的是,清朝没有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从皇子之中选择一个最优秀的人来接班。早期的几个皇帝,都是在复杂的环境之中由各方势力斗争妥协而产生的,比如皇太极、福临等人。但到了康熙皇帝之后,一开始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康熙立其嫡长子胤礽为太子,结果引起了长期的党争,康熙晚年头痛不已。后来废除了太子之后,康熙就不再立太子,而是采取了秘密立储制度。
朝堂权力制衡皇权。说实话,清朝每一位帝王在掌权的时候,都要先从别人的手上夺权。其实这就能看成是他们的一种试炼,权利这样诱人的东西,其他人拿到之后当然不会拱手相让。但皇帝若想要收回这些权利,就会想方设法,让别人将这个权力让出来。这就是一种斗智斗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君王能够成长很多,能够学习很多权谋之术。而即使有的帝王拿不回掌控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能学习很多,也不会走偏路,不会成为一名昏庸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