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手脚多汗怎么办?
2021-04-22
1
手汗脚汗多可以在手上脚上涂上干燥的粉,用痱子粉就可以,在手脚上都弄满,可以吸收汗液,保持手脚的干爽。或者用醋以及茶水来泡手脚,把手脚放到醋里浸泡15到20分钟,然后,檫干净,就会感觉十分的清爽。
2
手脚多汗有可能是脾胃失调引起的,需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做出判断,对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手脚多汗。需要及时调整脾胃,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或者通过中医药方帮助调理。同时,控制好个人饮食,手脚多汗症状就会慢慢改善。只要脾胃失调得到改善,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或者痊愈。
3
手脚多汗者应少吃凉性水果,多吃苹果、猕猴桃、香蕉、火龙果等,这些水果不仅可补充营养,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由于此类水果较容易消化,且能减轻肠胃负担,因此很适合手脚多汗症食用。
4
手脚多汗需要保持手脚部位的干燥,否则很容易出现细菌滋生,患上皮肤疾病。可以用益可肌喷剂喷在手脚上能够有效防止真菌滋生,或者用桉树叶或者松树叶进行局部的清洗,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5
如果手脚多汗需要穿着通风透气的鞋子,有利于汗液的蒸发,避免脚部皮肤疾病或者脚气的出现。平时还要注意多进行局部皮肤的清理,多用沐浴露或者肥皂清洗皮肤,有利于皮肤干净的保持。平时如果经常运动,加上手足多汗,需要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身体的干净,避免细菌滋生。
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两种。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手汗症:手汗症为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上的特异性,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年轻人,特别容易有此毛病。汗腺的分泌是经由交感神经所控制的,而手汗症即是因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例如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造成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致。在台湾,调查10~30岁的青少年,约有0.3%的发生率,即大约三百名青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相当明显的手掌多汗,男女都有可能,而其家族史则高达13%(有家族遗传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严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数还并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数病人尚并有狐臭症。
脚汗症:在冬季,“汗脚”失去热量的速度比“旱脚”快25倍,容易遭受冻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体会自动关闭浅层皮肤的循环系统,造成对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则意味着足部周围的皮肤组织发生坏死,从而造成足部开裂。为此,人们应对足部做以下保护:
1.脚出汗了,应把脚擦干,换上干袜子和干鞋具;
2.有“汗脚”的人,每天至少换一次袜子,同时不要穿着袜子睡觉;
3.“汗脚”应穿丙烯酸类的化纤袜子,而不穿纯棉的,这样可以吸走汗水;
4.所穿的鞋袜不要太紧,以免妨碍足部的血液流通;
5.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足部抹上一些防汗油。
手足多汗症治疗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中药治疗:取明矾30克、干姜5~7片。将以上二味药用适量水煎熬半小时后,取汁去渣倒入盆中,趁温把手足浸于药液中(药液要浸没手足背至腕、踝关节)。在浸泡过程中,可在药液中不断加入温开水,以保持药液的温度。每晚睡前浸泡1次,每次浸泡20分钟左右。连续用4~8次。
2.针刺治疗:取双手“合谷穴”,用1.5寸长的毫针,快速进针5~7分深度,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轻轻捻转提插毫针3~4次,以加强针感。每日1次,连用5~8次。同法,足汗多者,取双足“三阴交穴”针刺,进针深度约1寸许。
以上两种治疗方法任选一种即可,但若两法配合进行,白天针刺,晚睡前中药浸泡,其治愈时间可大大缩短。在治疗期间,不宜饮酒,不吃辣椒、大葱、大蒜、生姜等辛辣食物。
3.镇静药可用苯巴比妥钠、氯丙嗪、非那根、利眠宁、安定等;阿托品、溴本辛、普鲁本辛等药物可抑制汗腺分泌,但切记这类药有引起口干、眩晕、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外用收敛剂可用0.5%的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浸泡手脚,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然后任其干燥。多汗严重时可考虑采用浅度X线照射,抑制汗腺的分泌。
手汗症包括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前者是因为交感神经过度亢奋造成的,但也有部分人是因为身体疾病而造成出汗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为“继发性手汗症”,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更年期的内分泌失调等。出汗严重建议去挂胸外科或者手汗症门诊检查清楚出汗的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