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海陆空联合战争。
马岛战争不仅仅是一场领土归属权的战争,实质是以美腔锋英两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首的跨国金融体系,在80年代中前期依靠国际债务工旅圆誉具对拉美国家实施拆段系统性收割的前奏。
自冷战缓和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富余资本开始流入较少受到冷战波及的“中间地带”,在这当中尤以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拉美国家为主。
这一时期由于70年代美国通胀政、减税政策等一系列手段,再加上两次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在全球几乎泛滥,拉美国家则举债发展成风。
但是8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进行货币收紧,大幅提高利率,其他发达国家亦步亦趋,发展中国家失去举债发展的土壤。
另一端,美国通过让长期名义利率低于短期名义利率的手段,一方面阻止了短期资金外流,一方面吸引了国际投资。
而对于大举外债发展的拉美国家来说,开始陷入了严重的外汇供应和债务危机,马岛战争则为美国加速这一进程提供了机会。
战败让阿根廷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无力偿还高额的债务和利息,并进一步导致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集体陷入债务困境之中,不少都当了“老赖”。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下场收割,从1981到1982年有16个国家在基金组织的安排下进行了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拉美等原本欣欣向荣的国家为还清债务只能中断经济计划。
导致大量资本流入西方国家,美国又在这些国家不断挑动政治风波,使这些国家彻底沦为美国等西方债权国的印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