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多思妇诗,怨妇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因为在中国性别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妇女注定了是思妇的命运。
古人对男女的性别期待是不一样的。男儿是志在四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女子则要谨守闺阁,侍奉高堂,养育子女。所以女子是不许出门的,而男子是非出门不可的。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女子就注定了成为思妇。
男子出门,不管是外出求学也好,做官也好,还是成为商人做生意也好,反正不能在家里。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在中国传统中男儿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传统封建社会女子的命运使然,注定就是如此。所以大半的中国写女性的诗词中多是“思妇”的。
起源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就是一首典型的思妇诗。不过当时还没有“思妇”一词,据《文选》记载 ,“思妇”一词最早见于战国宋玉的《高唐赋》:“姊归思妇,垂 高巢,其鸣喈喈。”但此时,“思妇”是指鸟名。直到《宋书·乐志》引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妇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思妇”才确指怀念远出丈夫的妇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