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切除肠息肉要注意的问题,你都知道有哪些?
引言:肠息肉很常见,在做肠镜检查的人中,约有15%的人会有息肉。息肉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更为常见。肠肉是指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通称包含一大类疾病,通俗地说,就是产生了多余的疙瘩。这种肠息肉如果不处理,会慢慢增大,恶化为结肠癌。那么,内镜切除肠息肉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一、要不要做手术
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殖性息肉等,其中有很多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一般来说,炎症性息肉在抗炎治疗后会自行褪色,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增殖性息肉也没有致癌倾向,一般不需要处理。但是有短发,多发性、危险性越大,判断风险越高,医生综合情况后会进行适当的切除处理。炎性或增殖性息肉引起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腹泻等症状时,可以考虑切除。
腺瘤性息肉不能自行消失,越长越大,属于癌前病变。它像地毯一样趴在窗壁上不容易检查,也不容易切除。由于癌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这种腺瘤息肉就像埋在肠道里的定时炸弹。要尽快除掉。
二、手术会不会痛
基本上除去大肠肉也不会有额外的痛苦。胃肠道的神经处于较深的肌肉层,息肉切除一般是只在表层的组织。理论上可以一次切除几个息肉,但实际上切除太多的息肉会延长检查时间,增加患者的不适。
因为大多数肠息肉没有临床症状,所以肠息肉的早期发现只能通过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肠镜。根据最新指南,成年人从45岁以后开始要接受肠镜检查。从肠育发展成结肠癌通常需要5 ~ 10年的时间,如果第一次肠镜没有发现问题,建议在5 ~ 10年内再次进行肠镜检查。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一般来说比较安全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手术,同样有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因此术后必须注意,最好留院观察五到七天,防止息肉摘除残端脱落迟发性出血,摘除息肉较多较大者应静脉输液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