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发现身边亲人都很自私,没有人情味儿,请坚持做这3件事,是什么?
人们常说环境塑造人,对性格和行为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任何东西都可以选择,唯独父母没有选择。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身边亲人都很自私、没有人情味儿,请坚持做这3件事。
一、建立自身的边界二、开始新的相处方式三、让伤害到此为止边界感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独立自我的关键点,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控制,导致无法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不能拒绝与己无关的事情。
边界感形成的关键在于原生家庭
边界感主要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需要与养育者之间成功分离和独立。人们在婴儿时期和养育者的关系很亲密,会认为和养育者存在共生关系。
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初步分离成功的话,那么,这个人会长久停留在没有边界的关系中,在进入社会后,也会把这种状态带入新的人际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女大避父,儿大避母。”除了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外,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边界感。
根据人的社会属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不断培养自我的道路上越来越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实际需求,直到某一天,能够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开山鼻祖Minuchin曾提出:在拥有健康亲密关系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会有足够的满足感且具备各自的独立性。
并不是说,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关心,也不是在故意疏远亲人,而是在互相关爱的基础之上尊重和认同每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当我们意识到周围的亲人不具备恰当边界感,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只能从自己开始改变,这样才可以保持独立的自我,不再受到他人的伤害。
只有和原生家庭分离,才能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享受到独立自我的快乐和自由。
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很多时候会为了一己之私给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而血缘是联系生命的纽带,不能够自由选择。
当与亲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出现问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旧有的相处模式,重新梳理一段新的、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良性相处模式。
表明立场和底线
想要更换相处模式并不容易,首先要尊重并坚持自己的立场,向亲人表明那些是自己可以接受的,那些是不能接受的。
在此过程中,要控制好自身情绪,而不是用彼之道还施彼身,那样可能会使事态发展失控。
如果亲人始终不肯改变,一如往常地带给我们痛苦,那么就需要调整自身的期望值,妥善处理失落的心情,避免把无力感延续下去。积极找寻触发不良情绪的关键,坚持自我的立场。
有时候,改变自己的预期远比让一个固执的人做出改变容易得多。当你对对方没有期待时,会发现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别人能带给你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逃不开原生家庭影响,成长的烙印深深刻在人的潜意识中,但也不会如太阳一般主宰我们的人生。
口欲期
弗洛伊德认为口欲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不能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只能通过吃的方式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
当母亲和婴孩出现分离状态时,譬如断乳,孩子才会发现母亲和自己是不同的个体,从而感到焦虑,也初次形成自我的概念和意识。
若这个时期的父母使婴儿感到被关爱、被需要,那么焦虑基本会被缓解,进而形成安全感。
反之,则会形成口欲期固结,即不断在未来寻找对这一时期可替代性的满足。所以,心理问题本质上是人本能释放受到阻碍形成的。
当你长时间面对亲人,并且不断被亲人的负面情绪侵扰时,孩提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如果不想继续受到困扰就要不断提醒自己:已经过去了,该走出来了。
亲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也是源于幼时需求没有被满足。因此,请让伤害到此为止,避免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