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有哪些特质?

"今天,一条“课桌上刻浙大男孩考上清华”的新闻上了热搜,网友调侃,浙大:所以爱会消失是吗?"... "今天,一条“课桌上刻浙大男孩考上清华”的新闻上了热搜,网友调侃,浙大:所以爱会消失是吗?" 展开
 我来答
GY_1225
2021-08-28 · TA获得超过247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367万
展开全部

在我身边考取北大清华的人。大概有这样三种状态。

第一个是。内向型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每天几乎20个小时。在抠书本上的。每天练习模拟考试。

第二个是。真正的神童。有各方面的思想能力。记忆力极强。考试就像玩一样。

第三个是。掌握了各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以能力熟读。以逻辑分析的方式掌握知识的要点。

第四种类型的是。有特殊的一技之长。在世界上。可以称雄称霸的。可以为国争光的人。

第五种类型。是非常富有的人。可以占据各种各样的条件。让自己升学道路。和别人大不一样。

在我的周围。所能发现上清华北大的人。就是这些类型的人。估计还应该有很多种类型。但是在我的身边只有这些了。其实我只能看到这些。

上清华考北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十一934

2021-11-27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万
展开全部

1.学会自我控制

在这个高中时代,虽然学生们每天都被学习包围着,但总有很多其他人和其他事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中最后一年,学生的身心开始疲惫。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学习以外的东西所吸引。此时,学生们必须学会自我控制,找回他们飞翔的心。虽然学习很难,但总会有相应的回报等着我们。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过于放松,我们想要的未来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2.基金会是审查的关键

高三复习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由于此时学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绩,在复习时,他们理所当然地会从现在的起点开始冲刺,并想给问题打分。然而,众所周知,如果你不掌握基础知识,你就不能冲锋陷阵。这也是学生努力复习但收效甚微的原因。相反,那些从基金会开始寻找和填补空缺的学生得到的结果是事半功倍。

3.为自己设定目标

学习的乐趣在于成功,但在高考中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在此之前,只有无数的演习和彩排。学习和复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通过不断重复记忆和训练,学生很容易变得耐心和感兴趣。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应该为每一个学习阶段设定一个目标,从而既有学习的乐趣,又有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们能达到这些目标,高考就不会难了。

4.勤奋可以弥补弱点

在高考史上,虽然清华、北大等高校录取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学霸,但他们从小就有天赋,高考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很难。但中国有句谚语:勤奋可以弥补弱点。无论高考中有多少才华横溢的学霸,后天也有很多人因为努力而成为学霸。平庸的资历只是一种劣势,不是借口,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山钰雨来uuy
2021-08-28 · 我与时光皆过往,只愿今昔胜往昔
山钰雨来uuy
采纳数:2 获赞数:18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纵观身边高中时期优秀的同学,大多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性格外向,开朗,乐观。这些人,喜欢与人交流探讨个人的对于某个问题的观点,即使有分歧也无所谓,正所谓:道理不辨不明。越是这样的争论,探讨,才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有时候听到他们的这种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探讨,或者某个题目的探讨,听者也会觉得有所收获,因为有些思维观念,在自己的脑海中可能未必出现过。另外,很喜欢帮助周围的同学,比如遇到一些问题不会的时候,只要你去和他们请教,他们都会不遗余力的给你解答问题,直到这个问题让你弄明白。知识的这种分享和传递,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他们并不会吝啬与自己所知道的。
2.多喜欢参加一些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在高中期间,大家都知道学业是比较紧张的,很多时候大家都想要抓住时间就去认真的学习,害怕一不小心就落后于其他人员。但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反而是能够体力与脑力有合理的运用,并且会合理安排自己时间,让大脑在一个时间段得到休息,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学习,比如有喜欢打篮球的,踢足球的,打乒乓球,也有喜欢跑步等,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只是一个县城的高级中学,比如像乐队的,舞蹈啊这些还是比较少的,显现很多高中学校的学霸,都会玩玩音乐,乐队,深圳街舞之类的,其实适当的运动,是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暂时得到缓解的,减轻大脑的疲劳程度。从而更好的高效的学习,这样容易出成绩,在高中的时候不乏经常也看到一些人性格内向,整天就埋头读书,平常成绩也可以,可是到了高考就名落孙山的情况。高考只是一个环节,作为人生通向大学的一个必经之路,但是这里边更加注重一个完整人格的培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干瘪的木木

2021-11-25 · 超过7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76
采纳率:52%
帮助的人:17.3万
展开全部

1. 学会自我控制


在这个高中时代,虽然学生每天都被学习所包围,但总有很多其他的人和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中最后一年,学生的身心都会开始疲惫。他们会被学习以外的东西所吸引。这个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自控,拿回心飞翔。学习虽然辛苦,但总会有相应的奖励在前面等着我们。如果这个时候你太懈怠,那么我们想要的未来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2、基础是复习的关键


高三的复习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学习水平,所以说到复习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站在当前的起点并向前冲刺,想给他们的问题打分。上。但我不知道,如果你不掌握基本知识,你就无法冲高冲远。这也是学生拼命复习收效甚微的原因。反之,从基础做起,查漏补缺,事半功倍。


3. 为自己设定目标


学习的乐趣在于成功,但高考成功的机会只有一次。在此之前,只有无数次的演练和排练。学习和复习都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重复记忆和重复训练,容易让学生有耐心和兴趣。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应该为每个学习阶段设定一个目标,让他们既享受学习的乐趣,也有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能完成这些目标,高考就不难了。


4.勤奋可以弥补一个人的弱点


在高考的历史上,虽然考上清华、北大等大学的学生大多是高中生,但他们从小就天赋异禀,高考似乎并不太难。他们。但中国有句谚语:勤奋补短。高考的天才学者再多,也不是全部。也有很多人因为勤奋而在高考中成为学者。平庸的资历只是缺点,不是借口。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所以才应该更加努力。赶上他们,弄巧成拙,弄巧成拙,只能加速自己的失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布巧云qL
2021-08-28 · TA获得超过5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1.一般都有一定天赋。要说能够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没有天赋,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些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强,智商也比较高。
2.同样学习效率也很重要能够如此拔尖的学生,他们平时的学习效率一定非常高。因为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而他们学习成绩能够如此突出,那么学习效率一定是极高的,特别是课堂上。
3.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多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最大的区别,而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养成的。这些学习习惯包括平时上课、对待作业的态度、平时课外阅读的涉猎,等等,都是要比普通学生强。
4.有天赋的学生很多,但却未必能够最后考入清华大学,因为有些人他们并不努力,上课睡觉,下课作业不完成,怎么能考上清华呢?所以,有天赋的前提下,加上勤奋刻苦才有可能考入清华大学。那么对于资质平庸的学生,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能是两倍、三部、四倍甚至更多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最后能够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从高中考上去的,所以校园里的学生的特质:要么[聪明]要么[努力]要么[机遇],三者必至少占其一。毕业之后的清华、北大学生,因为受到各自学校四年的培养,人和人之间的发展差异真是比人和猪的差异都大。发展好点的同学,可以自行Google和度娘,也可以看历年清华特奖获得者的答辩视频,很有代表性。发展的差的,有很多因为游戏或其他因素留级甚至辍学的。所以只能从大多数清北的同学身上找特质:[谦虚]或者[厚德]因为有句话叫“一入清北深似海,从此装逼是路人”,意思是清华北大的牛人实在太多,不管哪个方面都有比你更强大的人存在,甚至还有那种方方面面都比你强的“大神”存在。所以,清华北大的人都没有装逼的习惯。[不服输]或者[自强不息]自己是中国顶尖高校的毕业生,这种内化至灵魂深处的自信,会陪伴清北学生一生。除却巫山不是云,让他们服输实在太难。哪怕他们有的人境遇可能不好,但是他们的内心肯定是不服输的。[眼界]或[视野]在清北的N年里,他们见识了很多牛人的风采,政界精英、商业大佬、文化巨匠、社会名人的讲座交流会应有尽有;也参加了很多高大上的活动;哪怕是农村走出来的小子,眼界也被极大地拓宽了。[荣誉感]清北的学生不太可能去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因为社会对清华北大负面的敏感,他们又很爱自己的母校,因此会不倾向于给母校抹黑;另外,师友大多都是正直高尚的人,他们也不会允许自己在师友的口中是不堪的。当然,清华某学生硫酸泼熊和北大某学生弑母是个例中的个例,心理疾病,有可能从小就埋下了种子,不能全怪清北。不过话说回来清北的心理教育也确实是不到位。评论区有知友说“每年落马官员中那么多清华北大的”,为什么我们知道落马官员那么多清华北大的,因为我们关注这个信息。比如当介绍到一个落马官员毕业于某个不知名大学的时候,大多数人一点波澜都不会起,但是当看到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时候,顿时心理就乐开了花,哦原来清华北大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也不过如此嘛,这和仇富仇官的心理差不多,也有部分自我安慰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这样的言论作为论据并不充分,如果有可靠数据,比如统计每个高校落马官员和公务员数量比值,最后结果显示,清华北大高校的比值较大,那我觉得可以证明这个论点是错误的,我会乖乖删除。不过不觉得,即便有,比例也一定不高。[自信]与[不盲从]清北的学生大多数从初高中(甚至是小学)的时候,就是别人模仿跟从的对象。虽然可能只是学习上,但是在中国,学习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任何初高中学生在乎的事情。也因此,这些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行为,相信自己的想法,凡事会有自己的看法,不会因为别人认同自己就认同。因此步入职场后,你会发现很多清北的学生都有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就像知友 @Gil@许己@tian tian答案中描述的那样,各种特立独行。[社会责任感]举个例子,清华学生热衷于献血。每次献血排队时间都很长,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去。献血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献血的量越多,每个需要血的病人所花费的金钱就越少,医院血库告急的频次也就越少。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清华学子千人献血的场景至今想起来还令人动容:在清华大学红十字会的联络下,2008年5月13日11:40,一辆从西单紧急借调的北京市血液中心采血车开进清华。短短半小时内,献血长队就从C楼内排到了C楼外。直到次日凌晨1时,在顾秉林校长的恳求下,最后一名献血者才默默离开,当天人均排队时间长达6个小时!这一天,共计有676名师生员工成功献血,献血量达910单位,占到北京市当天向灾区输送血液的六分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