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政策是什么意思?
量化宽松是一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扩展资料:
量化宽松带来的效果如下:
1、零利率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的起点,往往都是利率的大幅下降。利率工具失效时,央行才会考虑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调节经济。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隔夜拆借利率由5.25%降至0%到0.25%之间。
2、补充流动性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期间,美联储以“最后的贷款人”的身份救市。收购一些公司的部分不良资产、推出一系列信贷工具,防止国内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出现过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美联储在这一阶段,将补充流动性(其实就是注入货币)的对象,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3、主动释放流动性
2008年到2009年,美联储决定购买3000亿的美元长期国债、收购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大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这一阶段,美联储开始直接干预市场,直接出资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直接充当中介,面向市场直接释放流动性。
4、引导市场长期利率下降
2009年,美国的金融机构渐渐稳定,美联储渐渐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试图通过这种操作,引导市场降低长期的利率,减轻负债人的利息负担。到这一阶段,美联储渐渐从台前回到幕后,通过量化宽松为社会的经济提供资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是宽松货币政策的极致表现。发达国家每有量化宽松政策出台,总会引起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等各种联想。更多货币会带来更高的价格是非常直观、有力的逻辑,然而这个逻辑用在量化宽松政策上并不合适。
从过去几十年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实践来看,量化宽松政策没有带来过多的货币,没有带来通货膨胀,是否带来资产价格泡沫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当今和未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当中,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频繁使用,各国货币当局对此应该抱着开放和积极研究的态度,探索新的货币政策模式。
日本、美国、欧洲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以后,广义货币增长速度并没有比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之前有明显的大幅增长。美国2009年-2013年采取量化政策宽松的5年时间里,广义货币平均增速与此前5年基本不变,都维持在6.2%水平。日本2009年-2013年广义货币平均增速3.1%,高于此前5年1.7%。欧元区2009年-2013年广义货币平均增速2.7%,高于此前5年8.9%。
量化宽松政策是央行直接向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机构提供流动性,增加金融体系向实体部门提供融资的能力。同时,央行还会购买长久期资产和风险资产来压低期限溢价和风险溢价,压低整体收益率曲线,目标是刺激信贷增长。从政策实践效果来看,量化宽松带来了基础货币的快速扩张,广义货币和信贷的增长并不突出。
央行给金融体系提供了大量廉价资金,然而金融体系没有向实体部门提供更多的信贷,没能创造更多的货币。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首先是信贷需求低迷。在老龄化、技术进步放缓、收入分配恶化等结构性因素影响下,储蓄意愿增加,投资需求减少,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低迷。资金供求的总体局面是供大于求,即便把无风险利率降到零还是难以有效刺激信贷需求增长。
QE(英文全称:Quantitative Easing),即量化宽松政策,简单理解就是“印钱”。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2014年10月29日,美国结束了维持两年之久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重申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利率在当前低位。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退出QE可能会促使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但对中国资本流动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中国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有太大改变。
央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放松银根:改变货币价格(即利率)或改变货币数量。多年以来,正统的货币政策一直以前一个政策杠杆为中心。然而,随着通胀率回落、短期名义利率逼近零点,从原则上说,央行可以后一种方式、即数量杠杆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如果经济处于通缩状态,那么即使名义利率为零,实际利率也会保持正值。2000年日本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名义利率已降至零点,但在实际利率为正值的情况下,低迷的货币需求仍不足以令货币政策发挥效力。这就是过去所说的“流动性陷阱”。
1、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2、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具体如下:
1、量化宽松可能引起全球通货膨胀,量化宽松实质上是向市场输入货币实现流动性,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市场投资信心恢复,过度释放的货币则可能会转化为通货膨胀;
2、量化宽松可能影响贸易体的进出口量,量化宽松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行业,但相反也导致相关经济体的货币升值,影响了其他贸易体的进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