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才华那么横溢,为什么做不了大官?
李白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为了做官,他“干谒”诸侯;(干谒:唐代流行的仕途方式,即不通过科举,而是以在达官显贵面前展示才能而得到做官的机会。)为了做官,他甘愿与前宰相联姻,几乎成为了上门女婿,吃了好几年的白饭。
如此孜孜以求,从地方长官到长安贵胄,李白同志都曾拜谒过,虽然大多数都没成功,但终于通过玉真公主的门路,见到了唐玄宗,走上了仕途之路。
李白是做了官了,并不是如题主所言一直是个白身。凭借一身极高的文学素养,很容易就得到了这一时期酷爱文艺创作的唐玄宗的青睐,成为了一名供奉翰林。也就是御用文人,主要负责写诗文供皇帝陛下娱乐。
这一职位显然与李白的预期相差甚大。李白为什么不愿意老老实实靠科举,非要“干谒”显贵来谋求官职呢?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当时,这是一条终南捷径,只要有才华,有能力,自然能够很快打入帝国权力中心,在政治上有所表现,自然能够快速升迁。帝国又不是没有一年之内从一个九品芝麻官做宰相的人。(武则天时期的傅游艺,因为配合武则天称帝制造舆论而拜相。)
李白是那种感觉自己有许许多多的施政理念,恨不得立即就成为宰相为帝国建设添砖加瓦的人,但显然他无与伦比的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并不等同于他的政治才华。
政治上的李白真的很稚嫩,成为供奉翰林,是他人生上蚂团第一次走进了帝国权力的心脏,虽然是一个没有实权,没有议政权力的御用文人,但好歹它也是一个官,还是一个能够时时刻刻能见到唐玄宗的官,这比大多数人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只要老实做好自信枯己的本质工作,搞好文学创作,刷好唐玄宗的声望,想要冲击更高职位,又有多大的难度。
然而,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是一个正直的文人,他做官不是为了终日写诗词给皇帝解闷的,文章写的再好,那也是以物言志,而非以文娱人,这跟以小黄书取悦于人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高傲心急的李白,诗没写几首,就急冲冲地把自己的政治见解呈现给了唐玄宗陛下,然而李白这些以为很厉害的政略,在老道的玄宗看来无疑是纸上谈兵,空洞乏味。渐渐的,唐玄宗对李白的政略再不感兴趣,而李白也失去了继续做一个前途无望的御用文人,于是没干多久,就辞官而归,黯然离开了帝国的首都。
李白,既不能做好一个政客,也没有展示出能够入得了唐玄宗眼的政治家的素质,自然做官这件事情,就显得与他无缘了。
并不是每一个在文学造诣上出类拔萃,惊动天人的人,闷坦橘都能成为一名合格政客或者政治家的,毕竟,政治从来不需要温情脉脉的浪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有你死我活,残酷冷血的利益纠葛。
当然,在唐代还有另外一个反面例子,那就是王维王摩诘,这位佛系文人,一生纵情山水,喜欢隐居,却总是有官做,安史之乱时还被迫出来给叛军做官,后来叛军完蛋了,王维依然能够在大唐做官,还做到了正四品的尚书右丞。
想想李白,再看看人家王摩诘,一个孜孜以求,却终不能如愿,一个写意人生,却总能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