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专家发现自闭症治疗新思路

 我来答
夕志画5204
2022-07-25 · TA获得超过335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3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66.7万
展开全部
金羊网讯 记者王倩报道:记者4月2日获悉,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任超然、苏国辉合作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视网膜至背侧中缝核光信息传导通路在调控视觉诱发防御反应中的功能及机制。该研究发现了一条新的视觉诱发防御反应调控环路,加深了我们对外界光信息调控情绪相关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的理解,并可为临床上自闭症、恐怖症等防御反应障碍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任超然向记者介绍,机体面对外界不同形式的威胁性刺激会本能的做出防御反应,从而使得刺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防御反应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不同物种中,它对于机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其中威胁性视觉刺激所诱发防御反应的调控机制是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比如当小鼠在野外遇到从天空俯冲下来的老鹰时,它会本能的做出逃跑或凝滞=动作。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并不清楚视网膜中是何种类型细胞在负责感知此种威胁性信息,脑内有哪些核团能够参与调控防御反应也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该研究发现视网膜内存有一类可同时投射至上丘和背侧中缝核的神经节细胞,而且它们能够特异感知并传递迫近性威胁刺激。当该类细胞激活时,一方面可通过启动上丘—丘脑外侧后核—杏仁核神经通路来诱发防御反应,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抑制DRN的五羟色胺神经元进而保证防御反应的顺利执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