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模型
在我看来,世间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认知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构造了思维模型。
本篇文章主要内容:
那“思维模型”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祖先拥有的是一个爬行动物脑,而我们现在的理性思维,源自于后来进化出的“智人脑”,也就是依附在“爬行动物脑”上的一层皮质。
爬行动物脑还连通着一个重要的部位,叫作“杏仁体”,它直接关联着神经系统,负责控制情绪,像情不自禁、有感而发这种,就是来自于杏仁体的直接反应。
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认识到,人其实并不是理性动物,偶然有一些情感,而是情感动物,恰好有那么一点理性。
智人脑虽然是高进阶的产物,让人类成为了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但它也是有缺陷的,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反应速度慢。外界的信息进入智人脑之后,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然后才能给出反应;我们很多时候碰到复杂的问题,都会说:“你等等,让我静静地想―想。”
第二,非常消耗能量。大脑的重量,只占身体重量的2%左右,但运作起来,需要消耗人体接近20%的能量;这点其实大家都有体会,比如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总是觉得肚子很容易饿,为什么?因为吸收知识需要全面开启智人脑,这就非常消耗能量。
基于这两个因素,人真正使用智人脑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最多使用反而是另外一套系统,名字叫做:Heuristics“启发模式”,我们大脑根据以前经验,总结出一些决定日常行为的思路和习惯,然后像存入硬盘那样保存下来,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大脑只要自动调取出来使用就可以了。
启发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代替智人脑来执行各种任务。通过它所产生出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先天反应,一种是后天反应。
先天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本能。设想一下,一只老虎正向你冲过来,这时候,你根本不会说:“让我想一想该怎么办”,而是迅速调节到启发模式,要么转头就跑,要么吓得僵住,一动不动,要么就搏斗,奋战到底。这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一套自我保护程序。
后天反应是外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判断两者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对某类事情的快速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模型”。简单来说,“思维模型”是一种“个性化”的启发模式。
“思维模型”一旦形成,就会深植于大脑,今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事件,大脑系统就会选择“越过”智人脑,直接产生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到和想到一件事情或者一样东西的时候,大脑立刻会产生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就来自于一个个“思维模型”。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想找资料,那太容易了,相信每个人在网上随手搜索,看一下手机,就可以找到一大堆的资料,甚至还有各类小视频,手把手教你练习,但为什么学了以后,你还是一样的你呢?关键就在于“思维模型”。
相信经过本篇文章你能明白思维的来源,以及思维模型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大脑在处理事情时优选会选择已经在大脑里形成的“思维模型”,因此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改变,必须先改写你的“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