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侠小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提起武侠小说,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金庸、古龙这些近现代的大家。但若追根溯源起来武侠小说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的久远了,武侠小说的滥觞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对于武侠这个词我们可以使用拆开来解读,所谓的“侠”,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就是以武犯禁之人。这类人大都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具有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行,但他们也大都不遵守法律规定,因此虽然在百姓中很受欢迎,但也由于其特立独行的行为常受到统治者的敌视。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是没有侠这个概念的,他们在电影中所塑造的一系列角色都是以人(man)来结尾,例如蜘蛛人、钢铁人。翻译到中国之后都被冠以侠的名号,这种处理还是很贴切的。至于“武”就很好理解了,在火药发明普及之前,刀枪剑戟都被称为冷兵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武术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侠客们若想行侠仗义,一身出色的武艺自然也是必须的。而讲述武艺高强之人行侠仗义的小说,就是所谓的武侠小说了,今天我就在此简单介绍下大家所熟知的近现代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界有许多大家,遗憾的是我个人目前只看通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单他一人的作品就已经是不小的阅读量了。金庸先生是近几年离世的,得知消息时还略有些惋惜。毕竟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非常的,这里的影响并不是仅限于文化上,还有实打实的经济效益。我的家乡十堰以武当山而闻名,而武当的名号这么响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金庸先生在作品中的描绘、介绍。虽然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中绕不开武当,但作为素材的选用也算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金庸的众多小说里,对于武当派的描写都是正面的,而小说中其它的诸多门派甚至少林寺都有不少黑历史。正是得益于金庸先生在作品中的宣传,我家乡的武当山才能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进而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虽然对于金庸的作品很小便有所耳闻,而那时各个电视台也都争相播放着根据他作品而改编的电视剧,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去进一步了解。一直到高中时候,身边有一个同学阅读《神雕侠侣》的时候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而后我才对金庸的书有所接触。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想读是一回事,能否读到又是另一回事。所幸的是,我们高中时候校图书馆还是有一定的馆藏的。而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读书便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了,我也因此时常去图书馆里漫游。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我在图书馆里发现的,后来在我的不断探索下,终于在图书馆里找到全册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无异于是发现了宝库一般,虽然一次只能借两本书,但这么多的小说也就意味着我很长一段时间的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着落。不过最初还是有不小的阅读障碍的,因为学校图书馆里的几套丛书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可以说是年代感十足了。不仅因为小说的内部都是繁体字,就连排版方式都与现在大不相同,例如书中的文字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我必须一竖行读下来才能再读下一行,除此之外还要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来进行阅读。对于除此阅读这类书目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苦于没有其它版本可以观看。最终故事的吸引力战胜了阅读上的困难,经过我的不断努力终于适应了这种奇怪的排布方式,还把周遭旁观的同学也给惊到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那时候的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他的作品永远是架构于历史的大框架之下,所以对于同时热爱历史与文学的我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虽然其中掺杂有不少民间野史与小说家之言,但单就提升阅读的体验而言无疑是极佳的。例如与成吉思汗谈笑风生的郭靖,跟王保保斗智斗勇的张无忌都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我看了金庸的小说之后才发现,先前看过的网络小说的很多套路都与金庸的书一模一样,明显有抄袭借鉴的嫌疑。但金庸的小说并非是什么网络快餐文化,正因为金庸的书里蕴含了许多历史与文化元素,由于金庸出色的历史与文学功底,所以他才敢以历史作为素材来收放自如。例如我高三时候语文老师提到过《天龙八部》里有介绍一种菊花名字很奇特,我当即反应过来是”抓破美人脸”,因为这种菊花整体是白色而唯中间有几点红,就好像美人的脸被抓破了一样才有了这样的名字。这就是其中的文化底蕴,真是令人看过之后就难以忘记了。不过语文老师当时提问的时候只有我答上来了,其余同学基本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看来我们这代人读武侠小说的已经极少了,这类小说似乎是上一代人日常娱乐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中除了武打的场景,同样不乏感情戏的刻画。塑造了张无忌赵敏,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这许多对神仙眷侣。能写出这许多的爱情故事,我原以为金庸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风流才子,结果反而有些平淡了。反倒他的表哥徐志摩是个风流浪子,可能是这位表哥对金庸的影响吧。除此之外最令人钦佩的是金庸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金庸在作品之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金庸作为男人对女性的心理了解得如此透彻,并且能用笔触表达出来。这种技巧同文化底蕴一样也是学不来的,恐怕要等到多谈恋爱之后才能有所领略感悟吧。
金庸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虽然并十分工整,但恰如其分地将金庸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含了进来。时至今日我也基本上阅读完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鹿鼎记》了。对于《鹿鼎记》,并不能称之为是一本武侠小说,倒是称之为官场小说要更为贴切一些,阅读起来颇有些清朝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的感觉。
首先《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此时金庸的创作技巧已经锤炼的炉火纯青。金庸在之前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武功盖世的英雄豪杰形象,其中有郭靖这般大智若愚的,也有张无忌这般身世坎坷的,还有段誉这样运气极好的。这些人的经历、个性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为人正直且用情专一。但到了最后,金庸不打算再塑造这样的英雄大侠了。专门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这样一个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且毫无武功的韦小宝作为全书的主角。韦小宝不仅为人圆滑老道、满嘴谎话,甚至喜欢动辄跟人发誓道:“我若是骗你,就是婊子养的。”只因为韦小宝的母亲是个妓女,说他是婊子养的倒也是实话。而到了小说的最后,韦小宝一个人娶了七个老婆,相当于前面小说中七个主角的量了。
单就这点而言,这本小说对于习惯了金庸创作的读者而言确实很有吸引力。对于鹿鼎记我之前看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评价:金庸用前面十几本小说来描写江湖的故事,到了《鹿鼎记》又创作出了一个堂吉诃德般的形象来对先前塑造的江湖进行讽刺。韦小宝本身便是对之前英雄豪杰的反讽。
韦小宝这个形象虽然不完美,但胜在真实。在这里还要提到一部作品:《阿Q正传》,金庸自己在回忆《鹿鼎记》的时候,也曾多次提到过阿Q与韦小宝形象的关系。他说过:“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有时走访国外,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同样都是对典型中国人形象的塑造,我认为《鹿鼎记》虽然在深度上不如《阿Q正传》,但作为长篇小说,在广度上还是有所胜过的。
此外金庸在《鹿鼎记》这本书中也一改了先前的政治正确,在金庸之前的作品中通常都是以汉族政权作为正统出现的。无论是先前的宋政权还是后面的明政权,都将它们放在正统的地位。而这一本书中虽然同样有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众人,但金庸对于这批人大部分都是采取明褒暗贬的态度。例如即便大敌当前却依旧为了争论谁所拥立的皇帝是正统而内斗,清朝尚未动手,自己便损耗个七七八八了。
例如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可以说是《鹿鼎记》中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了,金庸早在陈近南出场前就借旁人之口评价他说: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而陈近南出场时更是牌面十足:原本见到谁都谎话连篇的韦小宝竟被他的气势镇住,吓得把自己的底细全抖落出来了。陈近南这个人很像金庸之前小说中郭靖、萧峰这样的大侠,武艺高强又义薄云天。就是这样一个主角般完美的人物,最后却死于自己人之手,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若是将《鹿鼎记》比作《堂吉诃德》,陈近南便是类似于堂吉诃德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一生怀抱着反清复明的理想最后却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而韦小宝这样现实的桑丘倒是混的风生水起。因此若是读者像阅读金庸先前的小说一样将自己代入反清复明的立场可能会被气个半死。
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现实。我曾听闻这样的说法:若是心脏不好想多活几年的就不要去读南明史了,南明史读起来比晚清史还要让人生气。晚清时候毕竟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失败已是大势所趋。南明却完全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因为一些没必要的内耗使得原本一片大好的局面崩盘。这些内斗的人失败自然不值得同情,但那些仁人志士的悲剧命运着实令人惋惜,毕竟满人进关后也没想到仅凭自己的人数、实力能征服偌大一个中华,原本打算抢一票就走的他们也架不住敌人的疯狂白给。
所以若是抛开原本的正统思想来看《鹿鼎记》的话,会发现金庸所塑造的康熙是一个勤勤恳恳励精图治的贤王形象,比南明这边的统治者不知道高明多少。而即便这样,在书中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意识到明朝的王室子弟都靠不住后竟然选择推举韦小宝来当皇帝。虽然他没有文化且贪财好色,但在他们眼里韦小宝就是比康熙适合当皇帝,仅仅因为康熙是个满族人而韦小宝可能是个汉族人罢了。这一段可以看作金庸对这些老儒们的无情讽刺了。
而鹿鼎记的结尾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前文所说韦小宝可能是个汉族人,说“可能”是因为韦小宝的母亲是个妓女,结局则是韦小宝的母亲在回忆当年怀韦小宝的时候究竟接过哪些客人,最后韦小宝可能是汉人,也可能是满人,还可能是胡人,是西藏的喇嘛也说不定。知道最后也没弄清楚韦小宝究竟是哪族人,金庸正是用这种幽默的笔调对当时一些盲目的民族主义者进行了隐晦的讽刺,同时也是对自己先前一些作品之中所表达出的价值观的讽刺。包含了对先前作品的继承与批判,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来对国人的精神进行剖析,这或许就是《鹿鼎记》这本书获得了极高评价的原因吧。
武侠小说似乎是个很新奇的产物,虽然探讨前身的话《七侠五义》这类侠义小说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类。但究其本源的话其实还是上世纪由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大家所创作的为主,而这几人之前之后都不再有优秀的武侠小说的创作了,因此武侠小说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若是仔细了解的话,金庸的许多武侠小说最初其实都是在《明报》上面连载的,大获成功之后再编汇成书进行出版。那个时代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居民精神生活匮乏的一种产物。
并且那时候的武侠小说经三大家的创作,其中的套路、流程基本都已确定下来。而后的创作很难再有心意,甚至可以这么说,纵观现在各类连载小说网上,没有几本书可以跳脱出这武侠小说的三大家们的套路。除却套路被开发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武侠小说中精神内核也被这些名家们发掘得七七八八了。单就金庸的作品而言,其中既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亦有笑傲江湖、洒脱自在的令狐冲,既有天生愚笨但运气超群的虚竹,还有生性顽劣、特立独行的杨过,更不用提极具国民性的化身韦小宝了。
这还但是以主角而言,众多配角们的形象就更鲜明了。因此后世才没有了类似的武侠小说创作,一动笔就多半会落入前人的窠臼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幸这三位大家已经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了精神财富,借用周敦颐的一句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此便好。
对于武侠这个词我们可以使用拆开来解读,所谓的“侠”,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就是以武犯禁之人。这类人大都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具有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行,但他们也大都不遵守法律规定,因此虽然在百姓中很受欢迎,但也由于其特立独行的行为常受到统治者的敌视。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是没有侠这个概念的,他们在电影中所塑造的一系列角色都是以人(man)来结尾,例如蜘蛛人、钢铁人。翻译到中国之后都被冠以侠的名号,这种处理还是很贴切的。至于“武”就很好理解了,在火药发明普及之前,刀枪剑戟都被称为冷兵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武术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侠客们若想行侠仗义,一身出色的武艺自然也是必须的。而讲述武艺高强之人行侠仗义的小说,就是所谓的武侠小说了,今天我就在此简单介绍下大家所熟知的近现代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界有许多大家,遗憾的是我个人目前只看通读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单他一人的作品就已经是不小的阅读量了。金庸先生是近几年离世的,得知消息时还略有些惋惜。毕竟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非常的,这里的影响并不是仅限于文化上,还有实打实的经济效益。我的家乡十堰以武当山而闻名,而武当的名号这么响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金庸先生在作品中的描绘、介绍。虽然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中绕不开武当,但作为素材的选用也算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金庸的众多小说里,对于武当派的描写都是正面的,而小说中其它的诸多门派甚至少林寺都有不少黑历史。正是得益于金庸先生在作品中的宣传,我家乡的武当山才能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进而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虽然对于金庸的作品很小便有所耳闻,而那时各个电视台也都争相播放着根据他作品而改编的电视剧,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去进一步了解。一直到高中时候,身边有一个同学阅读《神雕侠侣》的时候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而后我才对金庸的书有所接触。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想读是一回事,能否读到又是另一回事。所幸的是,我们高中时候校图书馆还是有一定的馆藏的。而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读书便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了,我也因此时常去图书馆里漫游。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我在图书馆里发现的,后来在我的不断探索下,终于在图书馆里找到全册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无异于是发现了宝库一般,虽然一次只能借两本书,但这么多的小说也就意味着我很长一段时间的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着落。不过最初还是有不小的阅读障碍的,因为学校图书馆里的几套丛书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可以说是年代感十足了。不仅因为小说的内部都是繁体字,就连排版方式都与现在大不相同,例如书中的文字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我必须一竖行读下来才能再读下一行,除此之外还要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来进行阅读。对于除此阅读这类书目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苦于没有其它版本可以观看。最终故事的吸引力战胜了阅读上的困难,经过我的不断努力终于适应了这种奇怪的排布方式,还把周遭旁观的同学也给惊到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那时候的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他的作品永远是架构于历史的大框架之下,所以对于同时热爱历史与文学的我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虽然其中掺杂有不少民间野史与小说家之言,但单就提升阅读的体验而言无疑是极佳的。例如与成吉思汗谈笑风生的郭靖,跟王保保斗智斗勇的张无忌都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我看了金庸的小说之后才发现,先前看过的网络小说的很多套路都与金庸的书一模一样,明显有抄袭借鉴的嫌疑。但金庸的小说并非是什么网络快餐文化,正因为金庸的书里蕴含了许多历史与文化元素,由于金庸出色的历史与文学功底,所以他才敢以历史作为素材来收放自如。例如我高三时候语文老师提到过《天龙八部》里有介绍一种菊花名字很奇特,我当即反应过来是”抓破美人脸”,因为这种菊花整体是白色而唯中间有几点红,就好像美人的脸被抓破了一样才有了这样的名字。这就是其中的文化底蕴,真是令人看过之后就难以忘记了。不过语文老师当时提问的时候只有我答上来了,其余同学基本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看来我们这代人读武侠小说的已经极少了,这类小说似乎是上一代人日常娱乐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中除了武打的场景,同样不乏感情戏的刻画。塑造了张无忌赵敏,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这许多对神仙眷侣。能写出这许多的爱情故事,我原以为金庸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风流才子,结果反而有些平淡了。反倒他的表哥徐志摩是个风流浪子,可能是这位表哥对金庸的影响吧。除此之外最令人钦佩的是金庸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金庸在作品之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金庸作为男人对女性的心理了解得如此透彻,并且能用笔触表达出来。这种技巧同文化底蕴一样也是学不来的,恐怕要等到多谈恋爱之后才能有所领略感悟吧。
金庸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虽然并十分工整,但恰如其分地将金庸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包含了进来。时至今日我也基本上阅读完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鹿鼎记》了。对于《鹿鼎记》,并不能称之为是一本武侠小说,倒是称之为官场小说要更为贴切一些,阅读起来颇有些清朝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的感觉。
首先《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此时金庸的创作技巧已经锤炼的炉火纯青。金庸在之前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武功盖世的英雄豪杰形象,其中有郭靖这般大智若愚的,也有张无忌这般身世坎坷的,还有段誉这样运气极好的。这些人的经历、个性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为人正直且用情专一。但到了最后,金庸不打算再塑造这样的英雄大侠了。专门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这样一个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且毫无武功的韦小宝作为全书的主角。韦小宝不仅为人圆滑老道、满嘴谎话,甚至喜欢动辄跟人发誓道:“我若是骗你,就是婊子养的。”只因为韦小宝的母亲是个妓女,说他是婊子养的倒也是实话。而到了小说的最后,韦小宝一个人娶了七个老婆,相当于前面小说中七个主角的量了。
单就这点而言,这本小说对于习惯了金庸创作的读者而言确实很有吸引力。对于鹿鼎记我之前看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评价:金庸用前面十几本小说来描写江湖的故事,到了《鹿鼎记》又创作出了一个堂吉诃德般的形象来对先前塑造的江湖进行讽刺。韦小宝本身便是对之前英雄豪杰的反讽。
韦小宝这个形象虽然不完美,但胜在真实。在这里还要提到一部作品:《阿Q正传》,金庸自己在回忆《鹿鼎记》的时候,也曾多次提到过阿Q与韦小宝形象的关系。他说过:“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有时走访国外,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同样都是对典型中国人形象的塑造,我认为《鹿鼎记》虽然在深度上不如《阿Q正传》,但作为长篇小说,在广度上还是有所胜过的。
此外金庸在《鹿鼎记》这本书中也一改了先前的政治正确,在金庸之前的作品中通常都是以汉族政权作为正统出现的。无论是先前的宋政权还是后面的明政权,都将它们放在正统的地位。而这一本书中虽然同样有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众人,但金庸对于这批人大部分都是采取明褒暗贬的态度。例如即便大敌当前却依旧为了争论谁所拥立的皇帝是正统而内斗,清朝尚未动手,自己便损耗个七七八八了。
例如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可以说是《鹿鼎记》中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了,金庸早在陈近南出场前就借旁人之口评价他说: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而陈近南出场时更是牌面十足:原本见到谁都谎话连篇的韦小宝竟被他的气势镇住,吓得把自己的底细全抖落出来了。陈近南这个人很像金庸之前小说中郭靖、萧峰这样的大侠,武艺高强又义薄云天。就是这样一个主角般完美的人物,最后却死于自己人之手,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若是将《鹿鼎记》比作《堂吉诃德》,陈近南便是类似于堂吉诃德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一生怀抱着反清复明的理想最后却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而韦小宝这样现实的桑丘倒是混的风生水起。因此若是读者像阅读金庸先前的小说一样将自己代入反清复明的立场可能会被气个半死。
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现实。我曾听闻这样的说法:若是心脏不好想多活几年的就不要去读南明史了,南明史读起来比晚清史还要让人生气。晚清时候毕竟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失败已是大势所趋。南明却完全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因为一些没必要的内耗使得原本一片大好的局面崩盘。这些内斗的人失败自然不值得同情,但那些仁人志士的悲剧命运着实令人惋惜,毕竟满人进关后也没想到仅凭自己的人数、实力能征服偌大一个中华,原本打算抢一票就走的他们也架不住敌人的疯狂白给。
所以若是抛开原本的正统思想来看《鹿鼎记》的话,会发现金庸所塑造的康熙是一个勤勤恳恳励精图治的贤王形象,比南明这边的统治者不知道高明多少。而即便这样,在书中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意识到明朝的王室子弟都靠不住后竟然选择推举韦小宝来当皇帝。虽然他没有文化且贪财好色,但在他们眼里韦小宝就是比康熙适合当皇帝,仅仅因为康熙是个满族人而韦小宝可能是个汉族人罢了。这一段可以看作金庸对这些老儒们的无情讽刺了。
而鹿鼎记的结尾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前文所说韦小宝可能是个汉族人,说“可能”是因为韦小宝的母亲是个妓女,结局则是韦小宝的母亲在回忆当年怀韦小宝的时候究竟接过哪些客人,最后韦小宝可能是汉人,也可能是满人,还可能是胡人,是西藏的喇嘛也说不定。知道最后也没弄清楚韦小宝究竟是哪族人,金庸正是用这种幽默的笔调对当时一些盲目的民族主义者进行了隐晦的讽刺,同时也是对自己先前一些作品之中所表达出的价值观的讽刺。包含了对先前作品的继承与批判,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来对国人的精神进行剖析,这或许就是《鹿鼎记》这本书获得了极高评价的原因吧。
武侠小说似乎是个很新奇的产物,虽然探讨前身的话《七侠五义》这类侠义小说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类。但究其本源的话其实还是上世纪由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大家所创作的为主,而这几人之前之后都不再有优秀的武侠小说的创作了,因此武侠小说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若是仔细了解的话,金庸的许多武侠小说最初其实都是在《明报》上面连载的,大获成功之后再编汇成书进行出版。那个时代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居民精神生活匮乏的一种产物。
并且那时候的武侠小说经三大家的创作,其中的套路、流程基本都已确定下来。而后的创作很难再有心意,甚至可以这么说,纵观现在各类连载小说网上,没有几本书可以跳脱出这武侠小说的三大家们的套路。除却套路被开发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武侠小说中精神内核也被这些名家们发掘得七七八八了。单就金庸的作品而言,其中既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亦有笑傲江湖、洒脱自在的令狐冲,既有天生愚笨但运气超群的虚竹,还有生性顽劣、特立独行的杨过,更不用提极具国民性的化身韦小宝了。
这还但是以主角而言,众多配角们的形象就更鲜明了。因此后世才没有了类似的武侠小说创作,一动笔就多半会落入前人的窠臼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幸这三位大家已经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了精神财富,借用周敦颐的一句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此便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