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话题可以聊,为什么还要与你聊天呢?
以前去拜访客户时,到了会议室与客户洽谈有关公司的产品。大约花了五分钟和客户介绍完后,这时通常就会冷埸,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聊什么才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不可能总是聊天气如何?或是聊社会新闻?这些话题有些时候会冷场尴尬,只好结束谈话。
人与人的关系是在每次愉快的氛围中建立的,这样才会有效的建立好的互动关系。若是没有话题可以聊,为什么还要与你聊天呢?
斋藤孝 所写的这本《如何有效提问》对于怎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给予中肯的建议:
斋藤孝认为在人际沟通里最需要的是找到当事者最花费力气的部分并加以认同,比如可以问一下客户休假时都在从事什么活动,或是看到他的办公室有摆放参加马拉松赛事得名的照片。
当客户放置马拉松的得名的照片,这个也许就是他花费许多力气达成的目标,你可以提出他是如何凖备马拉松的,或是他参加活动多久了。
因为你提出问题,也许他会觉的你真的有意思,和你多花时间聊天,进而建立好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已很努力在从事的事情,也想被他人肯定与认同。
小孩子是最明显的,当他完成一个画画作品时,他会迫不及待的与你分享。这个时候若你可以给予肯定且及时的赞赏。
小孩子会得到很大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他会持续的与你产生良好的互动与关系。
大人的世界也是如此,只是长大后,我们可能会害羞无法说出口。
当然这个是其中一个切入点,还是许多有效的提问与技巧,比如:
斋藤孝提到:重复对方说过的话。
这个方法随着谈话的氛围引出新的内容时最有效果。
若我们在谈话的过程中若是只有回应,恩,喔,好。
这些词句的话,也许对方会觉得你没有认真在听他说话,感觉不是很好。
这时你可以重复他的话,可以确认你是否理解他的意思,也可以把话题的掌握在你的身上,进而引导你想要的目的。
重复这个技巧好象是双方都在用微信聊天,若对方一直诉说某件事情,若你有一个适合的图片传给他看,对方会觉得你还真懂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常有时会误解他人的意思,这时用重复这个技巧也可以让双方再次的确认是否是这个意思。
如果话题过于抽象, 就用“ 具体 而言是如何?
聊天的话题若都是只可以意会的话,那么应该很快就结束了。
意会的话题会在沉默中结束,因为抽象的事情我们想要想像,无法即时的回复。
当这个事情太过于抽象,不管是你要表达或是对方表达,可以用具体而言是如何呢?
类比是我们学习东西或是了解事情,最佳的途径。
因为有了已知,再去连想未知是比较容易的。
对自已而言,可以思考一下要怎么转化自已公司产品比较抽象的事情。
对客户来说,当他说到抽象的事情时,你也可以说是否具体来说与某个很像呢?
打铁还是要自身硬,当你对于自已有深度进行思考与学习,牛人也会觉得你有下功夫,那么他也许会愿意和你做朋友。
因为每个人不是一开始就是该领域的牛人,也是付出努力与认真而成的。
他也会欣赏同样付出努力的人,那是在同一个点上的。
交流确实是会让人成长,你有一个思想,对方也有一个想法,透过交流可以你和他的想法,相互碰撞产生新的思想。这样的交流会让双方都得到很棒的事情。
比如罗永浩在《生命不息,折腾不止》里提到他要做到良好的照相品质,对方富士通是一个此领域高手,自已派出去的人也要是这个领域一个高手,才会得到高手间的交流,进而产生伟大的作品。
这个就是一个高手对高手产生知音难寻的感觉,当你想要从学生变成同学,你就是要自已下足功夫去学习,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学生,同学,牛人的。
在这本《如何有效提问》里是用五个部份来说明,如何让读者理解“ 提问能力” 的概念之后, 能加强“ 沟通能力” 的训练。
个人觉得《如何有效提问》比《提问的力量》好,对于有效沟通给予更深度的讨论与应用。
人与人聊天,除了透过说话的方式,那么还有就是文字聊天,比如微信。
好的问题,会让对方想要与你聊下去。
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提升自已的提问能力,怎么获得思考能力呢?
阅读,洞察,接收后思考处理转化写作出去,把写作当作说话一样。
如何有效提问则是人与人谈话间的应用,好的提问可以让你与人拉近距离。
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沟通=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学会提问》、《提问的力量》、《如何有效提问》皆是对于"提问"这个有下功夫的研究。分别是批判性思维,任务访谈,与人对谈 等这三种的问题进行说明。
以往和提问有相关文章:
11种的提问套路,是否真的有效?
学会提问好比戴上眼镜,让你清楚的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