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法显大师

 我来答
FIKFX
2022-07-04 · TA获得超过7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大师西行之前,佛教不同宗派之间因对佛经解读不同产生了很多争议,尤以摄论宗与地论宗之间有关法相之说的争议突显。玄奘大师为解惑、为求得《瑜伽师地论》,开启了西行求法之路。

大师通过在印度的学习和译经,不仅创立了法相宗,而且翻译了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经文,为东土佛教各个宗派的修行提供了丰富的经卷指导。同时,由于大师的奋勇精神、渊博学识,当朝皇帝开始大力支持佛教发展,佛教也在唐朝达到了高峰,我相信这与玄奘大师的贡献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唐僧(玄奘)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自然是借助了文学作品《西游记》的神力;而比唐僧取经还早二百多年、行程远于唐僧的晋僧法显取经的事,却很少有人知晓。唐僧取经为人们留下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带回并翻译了许多佛教经典;而法显同样带回了不少佛教典籍,为后世留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述游历西域、天竺的游记《佛国记》。

玄奘取经时值29岁盛年,且有唐皇诏令(《西游记》里杜撰是李世民下召,实际上是偷渡),沿途国家接待迎送。而法显以64岁高龄,邀约同道,决心西进,穿过争战不休的陇西高原,越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枯骨为标识”的大沙漠,翻过世界屋脊帕米尔山脉,爬过绝壁上的石梯和悬索;同伴们死的死,走的走,留的留,而他,以坚毅的信,执着的追求,经历中亚、南亚次大陆等30余国,学梵语梵文,漂洋过海,置生死与度外,13年后,只身满载而归。——摘自《佛国记注释》序言 郭鹏

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奖,无功业而不成。成夫功业者,岂不由忘失所重,重夫所忘者哉!——《佛国记》

译文:真诚之心所感化的威力,是没有什么地方达不到的;意志坚强的结果,是没有什么功业不能成就的。成就功业的人,难道不是由于他们忘却、抛弃了他人所重的世俗之心,而重于他人所忘却、抛弃的事业吗?

我想不管是法显西行、玄奘取经,还是鉴真东渡、孔子周游列国,他们之所以有着坚忍不拔之志都是因为虔诚的信仰。法显花甲之年为“弘法扬道,整肃佛律”毅然西行求法,年逾古稀踽踽独行携律东归,在这期间上刀山下火海,尝了暴雪席卷听过惊涛骇浪,就是依仗着信仰的拐杖走下去的,其实还挺励志也挺感人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