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多地小企业出现破产潮?这只是刚开始,企业破产高峰即将到来
8月中旬以来,韩国实施了更严格的防疫措施,这让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深受打击。多地小型企业出现破产潮,而破产清算市场的业务量则大大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个体经营的小型企业减少了14万家,截至6月份小型企业的数量为547万家。
第一个阶段是流动性危机。这属于线性危机,通过央行和财政强刺激可以恢复。
第二个阶段进入企业偿付和破产危机,会产生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果在第一阶段过了以后,直接进入强恢复,可能会帮助僵尸企业存活,所以第二阶段对企业来说是特别困难的阶段。总有企业能活下来也总有企业会破产。
第三个阶段才是复苏。
目前,各国政府印钱支持流动性,大规模反弹,流动性没有问题。但是,面对疫情长尾和肥尾,对经济衰退长时间压力,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企业能不能生存到第二阶段,这个问题正在到来。 企业破产高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会集中爆发。
从数据来看,中国第一季度消费跌得非常厉害,第二季度反弹主要是投资拉动,消费仍然是负的。这是今天以及将来一个中期内,中国的根本经济特征。经济增长放慢,收入减缓。
只要疫情没有控制,人的消费就会弱,反弹也不容易。在疫情和复工并存情况下,活动减少,广义消费会普遍弱。我看到很多人都谈报复性消费,以为情况一好,大家就会一下子进行消费,其实不那么容易。
疫情引起深刻结构变化主要有四个:
1.投资复苏强于消费复苏;
2.第二产业/工业复苏强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复苏;
3.大中型企业复苏强于中小企业复苏;
4.金融复苏强于实体经济复苏。
今后6个月甚至18个月,政策主抓是什么,是金融秩序、 科技 制造,是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这也是最近一系列会议上,中央强调在未来六个月乃至十二个月、五年抓的重中之重。
当外部环境巨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跟着企业一起慢慢消沉,被动被洗牌吗?期间企业主会面临业务缩减,扭盈为亏;职员降薪甚至失业。这个极其痛苦的过程,甚至会改变一生的命运。
细品上面结构性变化,不难发现有一些风口机会。其一,有金融行业资源的建议迅速布局金融行业的业务,在政策层面,由于种种政策,并不缺少资金,只是资金不愿意进入回报较低的实业,更愿意去投资;其二,服务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除外)及时止损吧,等大环境修整过来,居民整体收入恢复之后择机选择返场,毕竟回血需要时间;其三,寻找趋势,造流量、设计场景,构建自己的新商业模式,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