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的词和五代词相比有什么进步
进步如下:
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少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表现出一种雅致含蓄的倾向。
2、词语言凝练,平淡而富有韵味,明净圆融,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
3、词构思曲折精巧,表现自己对多彩人生的内心体验,耐人回味。
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他的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著称,作品沿袭了晚唐、五代词柔靡哀婉的遗风,多抒写酒足饭饱之后的娱宾谴兴和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之主题。
诗人的解读:
晏殊自小有“神童”之称,5岁就能创作。14岁就已通过了乡试、会试,与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参加殿试。晏殊毫不慌张,胸有成竹,很快完成了笔试答卷。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两天之后,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也成为后来人们追随的榜样。
晏殊一生富贵,仕途坦荡,后来一直做到宰相高位。因此他自然没有愁苦之词,也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如柳永、张先诸人的作品,他的词作相对来说题材较为狭窄,很多作品令人感觉没有新意。他的很多词是在酒席上或寿筵上临时即景之作,不是仔细推敲出来的,由此也可以见出晏殊才思之敏捷。下面我们通过12首词来感受晏殊清新秀丽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