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要求:1.调查当地民风民俗,个具有怎样的意义。2.对当前涌动的春潮,你有哪些看法?与以前相比有哪些意义?哪些是该继承的?哪些是该摒弃的?3.字数在800字左右。...
要求:1.调查当地民风民俗,个具有怎样的意义。
2.对当前涌动的春潮,你有哪些看法?与以前相比有哪些意义?哪些是该继承的?哪些是该摒弃的?
3.字数在800字左右。 展开
2.对当前涌动的春潮,你有哪些看法?与以前相比有哪些意义?哪些是该继承的?哪些是该摒弃的?
3.字数在800字左右。 展开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小学生的“春节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爷爷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调查结果: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二、湖州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不是春节)
湖州,一个环太湖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大凡江南有水的地方,因了水的氤氲和水的灵动,城市都会带有些许的阴柔和细腻,也正是城市的这种波动的阴柔和细腻,隐隐地融入并成就了这些城市的女人性格。而唯独湖州,由于太湖的浩淼,因此,这座城市的性格似乎在温柔的同时又多了几分豪爽和睿智。
由于从小就在这座城市长大,一直没有离开过,常常感受着迂回的温润空气和从太湖里吹来的清风,使得对湖州的多情感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记得那时有部台湾电视连续剧叫《珍珠传奇》,演员和剧情现在都有些恍惚了,但是里面的歌词却依然记忆犹新:“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慧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当时就觉得吴兴是个好地方,后来多读了点书,才知道“山水清远”的吴兴,就是自己脚下这座从战国时期春申君时就建立的城市!而一个“碧波三千顷”的太湖,更是占据了这座城市的无限美好和全部温柔以及豪情气度。
基于这份情结,于是根据学院07—08学年社会实践工作要点安排,我在08年2月对湖州当地尤其是德清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湖州很多角落,听取了当地民众的很多声音,也研究了有关书面资料,并向有关地区人们发了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湖州房屋
旧时城市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豪门富贾有前厅、中楼、后花园或3进5进,间以回廊、小院、天井,并“五匠精工”(泥、木、石匠外,加雕花匠、漆匠)。闹市区,多建高大风火墙。乡村中上人家是砖墙楼房,中下人家是泥墙楼房,平民较少。一般多取前后有附檐式,前附檐一侧间(东边居多)隔出为灶间,其余为走廊,可以从走廊进入灶间,后附檐为猪羊棚。若两兄弟3间(或5间),另一侧亦设灶间,兄弟各占l间(或两间),中间为“人家屋”,往往为父母和祖父母所住。民国初,农村也有微州式楼房,即无前附檐,但大门推进约1米为前廊。大门外,另置一对随手开关的矮门,以防鸡、鸭、犬入内。十地贫瘠的丘陵区多草棚,普遍为外籍(如温州、平阳、安徽、河南、苏北等地)贫穷移民所居住。解放后,城市多建钢筋水泥三四层楼房,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楼房多四五层楼,通常一户为1间或数间,农村在70年代前变化不大,进入80年代,开始兴建西欧田园式别墅,俗称“西洋楼”,但为数不多,大都是仿照城市住房模式,设有阳台栏杆等。
湖州饮食习俗
饮食以大米为主,辅以麦面、番薯、六谷等。解放前,由于城乡居民生活贫困,也有以瓜、菜和杂粮代之的。今一般一日3餐,1稀(早餐)2干(中、晚餐)。山区亦有3餐干饭的。农村在农忙时,午晚之间加点心,德清、安吉谓4餐,长兴曰腰餐。菜肴以新鲜蔬菜为主,辅以荤腥。农家常置腌制品:盛夏自制土酱,俗称甜面酱;入冬将青菜切细晒干,撒盐腌制,谓之冬菜;腊月,鱼肉经腌晒称腊,安吉及德清山区还制作小笋干、毛笋干、笋衣、馊笋、水压笋等。
旧时农村富户,常请烧酒师傅酿制“米烧”,备以常用。每逢春节,家家酿制甜白酒,以待来客。今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自制土酒之风渐哀。
湖人多喜欢饮绿茶,少数人喝红茶。湖州市郊以及德清、龙山、武康等地,喜喝橙子芝麻茶,或橙子、芝麻烘豆茶。山区无橙子者也有用嫩笋干替代的。城镇居民昔在茶中加橄榄,俗称“元宝茶”。
湖州特产
湖笔 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湖笔笔尖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绫绢绫绢 绫绢的特点是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绢可代纸作画泼墨,绫则用作装裱书画,还可制作戏剧服装、台灯、屏风、风筝、绢花等工艺美术品。由于绫绢装裱书画具有平挺、不皱不翘、古朴文雅的特点,所以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有“吴绫蜀锦”之称,并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风行于海外,瞩目于人间。
湖州羽毛扇 湖州羽毛扇的特点是毛片平薄,质软风柔,式样美观,以选料名贵、制作精细而蜚声国内外。通常采用洪泽湖、鄱阳湖等湖泊中的雁、鹰、鹤、鸱、天鹅等野禽的翅尾,经过选毛、出片、理片、缝片、接管、串毛、装柄、整形、装绒、绘画等十一道工序加工而成。高档的传统羽毛扇,扇柄用鹤羽或鹅羽羽管劈丝编织而成,用玛瑙、檀香链铜丝为钉铰,十分昂贵;一般扇柄则用竹、木制成或采用山羊脚骨制成。羽毛扇种类有100余种,主要有诸葛扇、桃形扇、圆形扇、半月扇和绒折5种。其中桃形扇在1981年全国扇子质量评比中,由于它的造形美观和工艺高超而得第一名。
紫笋茶 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茶始于唐代就作为进贡珍品。紫笋茶以芽色带紫,形如竹笋,叶底肥壮面朵,茶汁碧绿如茵,兰香扑鼻,甘味生津,茶性温和,提神醒目而著称于世。
太湖百合 太湖百合盛产于湖主湖沿岸地区,个在肉肥,营养丰富,芬香微苦,为夏季清凉饮料。百合中含有微量秋水仙碱,对人体有抗癌作用。
长兴板栗 长兴板栗,历史悠久,明朝被列为贡品,色红肉厚,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主要品种有油光栗、马齿青、大红袍、魁栗,茶果栗等品种。
湖州特色习俗:
轧蚕花(轧,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琏、德清县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庙会祭拜蚕种的习俗,其中多有民间艺术表演,规模盛大。每年从清明节(俗称“头清节”)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
头清明最热闹。除本省蚕民外,更有从江苏吴江等地,及苏州和杭州的游人,纷纷涌向含山,大多是蚕乡农民,多达七、八万人。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时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土地,留下蚕花喜气,得“蚕花廿四分”,因此,蚕民把含山作为“蚕花圣地”。蚕姑们踏蚕花前都要先到山顶蚕神庙进香,争购彩纸蚕花戴在簪头上,有的在甘蔗上插几枝蚕花,意为“甘蔗(甜)节节高,蚕花养得好”;年长者身背红布包的种蚕,称“蚕种包”,上山绕一围,可让蚕种染上喜气。清明一早在上山途中,类似出会的祀神仪典就已开始,其形式有二种:一为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内蜻蜓”、“拜香童子”及吹打乐等;二为抬菩萨出游(抬有“总管菩萨”、“土地菩萨”、“宗将军”等地方神祗)。并夹“抬阁”(“盗仙草”、“赵云救母”、“三戏白牡丹”、“打渔杀家”、“西游记”等)。山下河港里大船小船摩舷撞艄,做各种民间技艺表演。有“打拳船”(也称“擂台船”、“哨船”,在船上表演拳术、舞狮等)、“踏拔船”(也叫“浆船”、“快船”,以赛速度为主),“标杆船”,在船上竖起的竹竿上表演杂技(女性较多)“龙船”等。游含山时,男女青年并故意挤挤挨挨,方言称“轧(音嘎)发扎发”,期盼蚕花茂盛,俗称“轧蚕花”。如今其间陋俗已禁绝,祀神仪典也大多停止。但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轧蚕花”,及踏含山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习俗仍不减当年。
湖州文人:
俞平伯:
德清县城关镇地处水乡平原,自古就以其环境优美、风俗典雅为许多文人墨客所称赞。红学大师俞平伯就出生在这里。1993年,俞平伯纪念馆在城关镇落成。俞平伯(1900—1990),名铭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红楼梦》的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表现出了一位进步文化名人的思想品德。投身新文化俞平伯曾祖是近代著名经学家俞樾。其父俞陛云为晚清探花。受家庭熏陶,从小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915年春他就读于苏州平江中学,一学期后,即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俞平伯开始从事白话诗的创作。1918年5月,他的处女作《春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同年,又参加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民平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为宗旨”到民间讲演,宣传新文学运动和爱国民主思想。年底,加入北大“新潮社”,担任社干事部书记,并成为《新潮》月刊的主要撰稿人。 “五四”运动爆发后,俞平伯参加北大学生会新闻组,在北京街头散发传单、从事宣传鼓动工作。并在《新潮》第1卷上发表了《中国神圣思想的一种主张——严禁阴历》和《我的道德谈》等文,竭力反对封建的神圣思想和三纲五常。又撰写了《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一文,分析、批评当时反对新诗的社会论调。1919年底,俞平伯从北京大学文科毕业以后,即赴英国留学,并与《红楼梦》朝夕为伴。回国后,先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北京外国语学校、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学校任教。同时,参加了“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进步文化团体。1922年1月1日,他与叶圣陶、郑振铎、朱自清、刘延陵等人,创办了“五?四”以来第一个诗月刊《诗》,为新诗创作提供园地。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新诗集《冬夜》,这是继《尝试集》、《女神》后的中国第三本新诗集,表现了写实与进取精神。此后,《古槐屋词》、《西还》、《忆》、《雪潮》(与朱自清八人合集)等诗集相继出版,大部分为写景抒情,思国怀乡之作,也不乏抨击黑暗现实之力作。其诗论代表作有《诗底进化的还原论》等文,竭力主张推翻“诗底王国”,“恢复诗的共和国”,回到平民中间去。他对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曾著有《读诗札记》、《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译》等著作。与此同时,俞平伯还从事小说、散文的创作。早在1919年,《新潮》月刊就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花匠》,以花匠将花枝强扭成奇形怪状来批评矫揉造作,表达自然发展的要求,后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20年代起,转以散文创作为主,他在《风化的伤痕等于零》、《广亡征》、《近代散文钞?跋》等文中,对传统礼仪及封建军阀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先后结集出版的散文有《杂绊儿》、《燕知草》、《杂绊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剑鞘》(与叶圣陶合集)等。他的散文含蓄,其中《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更为人所传诵。
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水星上,两经235度—225度处,有一座直径为 120公里的环形山,被命名为赵孟頫山。赵孟頫艺术馆有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其陈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示的作品使它成为艺术爱好者学习临摹的课堂。
赵孟頫艺术馆位于湖州莲花庄路的中国湖笔博物馆内,于2001年9月建成开馆。建筑外观歇山顶,飞檐翘角,亭廊楼院皆为仿古式建筑。它集元代大艺术家赵孟頫生平与书画作品展览于一体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博物馆。主体部分设:赵孟頫纪念厅,模仿松雪斋书房内景,介绍其生平艺术生涯,赵孟頫仪式厅,珍藏赵孟頫及其艺术同道等历代书画传世作品37件,书迹刻石38块。其中的赵孟頫手书刻石《胡茄十八拍》坊、《鹊华秋色图》、《人骑图》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均是风华绝代的人类文化瑰宝。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唐朝著名诗人,与当时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结为“忘年交”。韩愈曾以“我愿身为云,东野变成龙”来形容和他的交情之深。孟郊两次参加会试不中,直到46岁才中进士。他欣喜至极,作诗<登科后>,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句,常为后人所引用。他50岁任溧阳县尉,56岁时由河南尹郑余庆推荐为水陆转运判官。元和九年(814年),郑余庆再次荐他任兴元府参军。他带着妻子前往,走到河南阌乡县时突然得疾而死,时年64岁,葬在洛阳。韩愈撰写了墓志铭。宋朝景定年间在孟宅保(今武康千秋村清河桥)孟郊旧居建贞曜失生祠。元朝至正年间在战乱中被毁掉。祠旁原有“东野古井”,解放后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毁,仅存清代修建的井碑和井圈,现由县博物馆收藏。孟郊性格耿直倔强,在官场上失意,终身清贫。但诗作享有盛名,被人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自我写照的诗“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得闲,心与身为仇”,表明他作诗态度极为严谨,往往苦思力锤,反复推敲。他以亲身经历,创作了不少反映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的诗篇,如《择交》:“虽笑未必笑,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伤时》:“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即路人。”孟郊的诗立意新颖,具有独创风格。韩愈称他是继唐朝大诗人陈子昂、李白、杜甫而起的优秀诗人。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称他:“诗从肺腑出,出辄肺腑。”他的诗当时流传到远方,对后世也很有影响,著名《孟东野集十卷》。
翻开湖州的历史,尤让人引以自豪。青山绿水,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蜚声文苑的骚人墨客,几乎都同湖州的山水风物有过因缘。调查中只详细调查了解了几个最有名的文人资料。
作为一个人文荟萃之地,湖州有着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时间,在延续;湖州文化,在沉淀。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爷爷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调查结果: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二、湖州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不是春节)
湖州,一个环太湖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大凡江南有水的地方,因了水的氤氲和水的灵动,城市都会带有些许的阴柔和细腻,也正是城市的这种波动的阴柔和细腻,隐隐地融入并成就了这些城市的女人性格。而唯独湖州,由于太湖的浩淼,因此,这座城市的性格似乎在温柔的同时又多了几分豪爽和睿智。
由于从小就在这座城市长大,一直没有离开过,常常感受着迂回的温润空气和从太湖里吹来的清风,使得对湖州的多情感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记得那时有部台湾电视连续剧叫《珍珠传奇》,演员和剧情现在都有些恍惚了,但是里面的歌词却依然记忆犹新:“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慧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当时就觉得吴兴是个好地方,后来多读了点书,才知道“山水清远”的吴兴,就是自己脚下这座从战国时期春申君时就建立的城市!而一个“碧波三千顷”的太湖,更是占据了这座城市的无限美好和全部温柔以及豪情气度。
基于这份情结,于是根据学院07—08学年社会实践工作要点安排,我在08年2月对湖州当地尤其是德清的民风民俗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湖州很多角落,听取了当地民众的很多声音,也研究了有关书面资料,并向有关地区人们发了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湖州房屋
旧时城市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豪门富贾有前厅、中楼、后花园或3进5进,间以回廊、小院、天井,并“五匠精工”(泥、木、石匠外,加雕花匠、漆匠)。闹市区,多建高大风火墙。乡村中上人家是砖墙楼房,中下人家是泥墙楼房,平民较少。一般多取前后有附檐式,前附檐一侧间(东边居多)隔出为灶间,其余为走廊,可以从走廊进入灶间,后附檐为猪羊棚。若两兄弟3间(或5间),另一侧亦设灶间,兄弟各占l间(或两间),中间为“人家屋”,往往为父母和祖父母所住。民国初,农村也有微州式楼房,即无前附檐,但大门推进约1米为前廊。大门外,另置一对随手开关的矮门,以防鸡、鸭、犬入内。十地贫瘠的丘陵区多草棚,普遍为外籍(如温州、平阳、安徽、河南、苏北等地)贫穷移民所居住。解放后,城市多建钢筋水泥三四层楼房,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楼房多四五层楼,通常一户为1间或数间,农村在70年代前变化不大,进入80年代,开始兴建西欧田园式别墅,俗称“西洋楼”,但为数不多,大都是仿照城市住房模式,设有阳台栏杆等。
湖州饮食习俗
饮食以大米为主,辅以麦面、番薯、六谷等。解放前,由于城乡居民生活贫困,也有以瓜、菜和杂粮代之的。今一般一日3餐,1稀(早餐)2干(中、晚餐)。山区亦有3餐干饭的。农村在农忙时,午晚之间加点心,德清、安吉谓4餐,长兴曰腰餐。菜肴以新鲜蔬菜为主,辅以荤腥。农家常置腌制品:盛夏自制土酱,俗称甜面酱;入冬将青菜切细晒干,撒盐腌制,谓之冬菜;腊月,鱼肉经腌晒称腊,安吉及德清山区还制作小笋干、毛笋干、笋衣、馊笋、水压笋等。
旧时农村富户,常请烧酒师傅酿制“米烧”,备以常用。每逢春节,家家酿制甜白酒,以待来客。今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自制土酒之风渐哀。
湖人多喜欢饮绿茶,少数人喝红茶。湖州市郊以及德清、龙山、武康等地,喜喝橙子芝麻茶,或橙子、芝麻烘豆茶。山区无橙子者也有用嫩笋干替代的。城镇居民昔在茶中加橄榄,俗称“元宝茶”。
湖州特产
湖笔 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湖笔笔尖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绫绢绫绢 绫绢的特点是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绢可代纸作画泼墨,绫则用作装裱书画,还可制作戏剧服装、台灯、屏风、风筝、绢花等工艺美术品。由于绫绢装裱书画具有平挺、不皱不翘、古朴文雅的特点,所以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有“吴绫蜀锦”之称,并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风行于海外,瞩目于人间。
湖州羽毛扇 湖州羽毛扇的特点是毛片平薄,质软风柔,式样美观,以选料名贵、制作精细而蜚声国内外。通常采用洪泽湖、鄱阳湖等湖泊中的雁、鹰、鹤、鸱、天鹅等野禽的翅尾,经过选毛、出片、理片、缝片、接管、串毛、装柄、整形、装绒、绘画等十一道工序加工而成。高档的传统羽毛扇,扇柄用鹤羽或鹅羽羽管劈丝编织而成,用玛瑙、檀香链铜丝为钉铰,十分昂贵;一般扇柄则用竹、木制成或采用山羊脚骨制成。羽毛扇种类有100余种,主要有诸葛扇、桃形扇、圆形扇、半月扇和绒折5种。其中桃形扇在1981年全国扇子质量评比中,由于它的造形美观和工艺高超而得第一名。
紫笋茶 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茶始于唐代就作为进贡珍品。紫笋茶以芽色带紫,形如竹笋,叶底肥壮面朵,茶汁碧绿如茵,兰香扑鼻,甘味生津,茶性温和,提神醒目而著称于世。
太湖百合 太湖百合盛产于湖主湖沿岸地区,个在肉肥,营养丰富,芬香微苦,为夏季清凉饮料。百合中含有微量秋水仙碱,对人体有抗癌作用。
长兴板栗 长兴板栗,历史悠久,明朝被列为贡品,色红肉厚,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主要品种有油光栗、马齿青、大红袍、魁栗,茶果栗等品种。
湖州特色习俗:
轧蚕花(轧,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琏、德清县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庙会祭拜蚕种的习俗,其中多有民间艺术表演,规模盛大。每年从清明节(俗称“头清节”)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
头清明最热闹。除本省蚕民外,更有从江苏吴江等地,及苏州和杭州的游人,纷纷涌向含山,大多是蚕乡农民,多达七、八万人。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时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土地,留下蚕花喜气,得“蚕花廿四分”,因此,蚕民把含山作为“蚕花圣地”。蚕姑们踏蚕花前都要先到山顶蚕神庙进香,争购彩纸蚕花戴在簪头上,有的在甘蔗上插几枝蚕花,意为“甘蔗(甜)节节高,蚕花养得好”;年长者身背红布包的种蚕,称“蚕种包”,上山绕一围,可让蚕种染上喜气。清明一早在上山途中,类似出会的祀神仪典就已开始,其形式有二种:一为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内蜻蜓”、“拜香童子”及吹打乐等;二为抬菩萨出游(抬有“总管菩萨”、“土地菩萨”、“宗将军”等地方神祗)。并夹“抬阁”(“盗仙草”、“赵云救母”、“三戏白牡丹”、“打渔杀家”、“西游记”等)。山下河港里大船小船摩舷撞艄,做各种民间技艺表演。有“打拳船”(也称“擂台船”、“哨船”,在船上表演拳术、舞狮等)、“踏拔船”(也叫“浆船”、“快船”,以赛速度为主),“标杆船”,在船上竖起的竹竿上表演杂技(女性较多)“龙船”等。游含山时,男女青年并故意挤挤挨挨,方言称“轧(音嘎)发扎发”,期盼蚕花茂盛,俗称“轧蚕花”。如今其间陋俗已禁绝,祀神仪典也大多停止。但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轧蚕花”,及踏含山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习俗仍不减当年。
湖州文人:
俞平伯:
德清县城关镇地处水乡平原,自古就以其环境优美、风俗典雅为许多文人墨客所称赞。红学大师俞平伯就出生在这里。1993年,俞平伯纪念馆在城关镇落成。俞平伯(1900—1990),名铭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红楼梦》的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表现出了一位进步文化名人的思想品德。投身新文化俞平伯曾祖是近代著名经学家俞樾。其父俞陛云为晚清探花。受家庭熏陶,从小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1915年春他就读于苏州平江中学,一学期后,即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俞平伯开始从事白话诗的创作。1918年5月,他的处女作《春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同年,又参加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民平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为宗旨”到民间讲演,宣传新文学运动和爱国民主思想。年底,加入北大“新潮社”,担任社干事部书记,并成为《新潮》月刊的主要撰稿人。 “五四”运动爆发后,俞平伯参加北大学生会新闻组,在北京街头散发传单、从事宣传鼓动工作。并在《新潮》第1卷上发表了《中国神圣思想的一种主张——严禁阴历》和《我的道德谈》等文,竭力反对封建的神圣思想和三纲五常。又撰写了《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一文,分析、批评当时反对新诗的社会论调。1919年底,俞平伯从北京大学文科毕业以后,即赴英国留学,并与《红楼梦》朝夕为伴。回国后,先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北京外国语学校、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学校任教。同时,参加了“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进步文化团体。1922年1月1日,他与叶圣陶、郑振铎、朱自清、刘延陵等人,创办了“五?四”以来第一个诗月刊《诗》,为新诗创作提供园地。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新诗集《冬夜》,这是继《尝试集》、《女神》后的中国第三本新诗集,表现了写实与进取精神。此后,《古槐屋词》、《西还》、《忆》、《雪潮》(与朱自清八人合集)等诗集相继出版,大部分为写景抒情,思国怀乡之作,也不乏抨击黑暗现实之力作。其诗论代表作有《诗底进化的还原论》等文,竭力主张推翻“诗底王国”,“恢复诗的共和国”,回到平民中间去。他对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曾著有《读诗札记》、《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译》等著作。与此同时,俞平伯还从事小说、散文的创作。早在1919年,《新潮》月刊就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花匠》,以花匠将花枝强扭成奇形怪状来批评矫揉造作,表达自然发展的要求,后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20年代起,转以散文创作为主,他在《风化的伤痕等于零》、《广亡征》、《近代散文钞?跋》等文中,对传统礼仪及封建军阀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先后结集出版的散文有《杂绊儿》、《燕知草》、《杂绊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剑鞘》(与叶圣陶合集)等。他的散文含蓄,其中《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更为人所传诵。
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水星上,两经235度—225度处,有一座直径为 120公里的环形山,被命名为赵孟頫山。赵孟頫艺术馆有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其陈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示的作品使它成为艺术爱好者学习临摹的课堂。
赵孟頫艺术馆位于湖州莲花庄路的中国湖笔博物馆内,于2001年9月建成开馆。建筑外观歇山顶,飞檐翘角,亭廊楼院皆为仿古式建筑。它集元代大艺术家赵孟頫生平与书画作品展览于一体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博物馆。主体部分设:赵孟頫纪念厅,模仿松雪斋书房内景,介绍其生平艺术生涯,赵孟頫仪式厅,珍藏赵孟頫及其艺术同道等历代书画传世作品37件,书迹刻石38块。其中的赵孟頫手书刻石《胡茄十八拍》坊、《鹊华秋色图》、《人骑图》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均是风华绝代的人类文化瑰宝。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唐朝著名诗人,与当时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结为“忘年交”。韩愈曾以“我愿身为云,东野变成龙”来形容和他的交情之深。孟郊两次参加会试不中,直到46岁才中进士。他欣喜至极,作诗<登科后>,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句,常为后人所引用。他50岁任溧阳县尉,56岁时由河南尹郑余庆推荐为水陆转运判官。元和九年(814年),郑余庆再次荐他任兴元府参军。他带着妻子前往,走到河南阌乡县时突然得疾而死,时年64岁,葬在洛阳。韩愈撰写了墓志铭。宋朝景定年间在孟宅保(今武康千秋村清河桥)孟郊旧居建贞曜失生祠。元朝至正年间在战乱中被毁掉。祠旁原有“东野古井”,解放后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毁,仅存清代修建的井碑和井圈,现由县博物馆收藏。孟郊性格耿直倔强,在官场上失意,终身清贫。但诗作享有盛名,被人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自我写照的诗“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得闲,心与身为仇”,表明他作诗态度极为严谨,往往苦思力锤,反复推敲。他以亲身经历,创作了不少反映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的诗篇,如《择交》:“虽笑未必笑,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伤时》:“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即路人。”孟郊的诗立意新颖,具有独创风格。韩愈称他是继唐朝大诗人陈子昂、李白、杜甫而起的优秀诗人。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称他:“诗从肺腑出,出辄肺腑。”他的诗当时流传到远方,对后世也很有影响,著名《孟东野集十卷》。
翻开湖州的历史,尤让人引以自豪。青山绿水,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蜚声文苑的骚人墨客,几乎都同湖州的山水风物有过因缘。调查中只详细调查了解了几个最有名的文人资料。
作为一个人文荟萃之地,湖州有着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时间,在延续;湖州文化,在沉淀。
展开全部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调查地点: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1-15
展开全部
春节俗称过年。本地过年从老历年二十五开始到新年正月十六结束。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贴好红对联,小门要贴“利是钱”。家长切开甜板,扮一副“牲仪”鸡,包括鸡旺子及内脏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尝过的任何东西,一条鱼、一块甜米反、一刀猪肉、三只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谢祖公。然后将同一副牲仪拿回家中敬谢龙神伯公。等一切就绪,用石香符、柚叶煮水洗澡。入年嫁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连根拔,根越大越好。据说根越大,来年家中饲养的鸡鸭会越肥大。洗澡时,男的先洗、女的后洗。
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户还要带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不拜神明、伯公。这一天不能扫地及讲不吉利的话。初一早饭只能吃斋(与灾同音),主食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葱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斋到年初三。开斋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鸡肉盘,吃饭时,盘中鸡首向上横,表示尊敬家中长老。盘中鸡首、鸡翅、鸡脚一直留到正月十五。据说这样做了家中养鸡才会顺利。
而且在客家地区,每逢春节,各姓都张贴姓氏楹联,悬挂郡望灯笼,既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弘扬祖德炫耀门庭,激励后人饮水思源,不数典忘祖,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
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贴好红对联,小门要贴“利是钱”。家长切开甜板,扮一副“牲仪”鸡,包括鸡旺子及内脏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尝过的任何东西,一条鱼、一块甜米反、一刀猪肉、三只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谢祖公。然后将同一副牲仪拿回家中敬谢龙神伯公。等一切就绪,用石香符、柚叶煮水洗澡。入年嫁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连根拔,根越大越好。据说根越大,来年家中饲养的鸡鸭会越肥大。洗澡时,男的先洗、女的后洗。
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户还要带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不拜神明、伯公。这一天不能扫地及讲不吉利的话。初一早饭只能吃斋(与灾同音),主食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葱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斋到年初三。开斋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鸡肉盘,吃饭时,盘中鸡首向上横,表示尊敬家中长老。盘中鸡首、鸡翅、鸡脚一直留到正月十五。据说这样做了家中养鸡才会顺利。
而且在客家地区,每逢春节,各姓都张贴姓氏楹联,悬挂郡望灯笼,既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弘扬祖德炫耀门庭,激励后人饮水思源,不数典忘祖,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
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贴好红对联,小门要贴“利是钱”。家长切开甜板,扮一副“牲仪”鸡,包括鸡旺子及内脏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尝过的任何东西,一条鱼、一块甜米反、一刀猪肉、三只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谢祖公。然后将同一副牲仪拿回家中敬谢龙神伯公。等一切就绪,用石香符、柚叶煮水洗澡。入年嫁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连根拔,根越大越好。据说根越大,来年家中饲养的鸡鸭会越肥大。洗澡时,男的先洗、女的后洗。
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户还要带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不拜神明、伯公。这一天不能扫地及讲不吉利的话。初一早饭只能吃斋(与灾同音),主食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葱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斋到年初三。开斋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鸡肉盘,吃饭时,盘中鸡首向上横,表示尊敬家中长老。盘中鸡首、鸡翅、鸡脚一直留到正月十五。据说这样做了家中养鸡才会顺利。
而且在客家地区,每逢春节,各姓都张贴姓氏楹联,悬挂郡望灯笼,既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弘扬祖德炫耀门庭,激励后人饮水思源,不数典忘祖,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调查地点: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贴好红对联,小门要贴“利是钱”。家长切开甜板,扮一副“牲仪”鸡,包括鸡旺子及内脏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尝过的任何东西,一条鱼、一块甜米反、一刀猪肉、三只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谢祖公。然后将同一副牲仪拿回家中敬谢龙神伯公。等一切就绪,用石香符、柚叶煮水洗澡。入年嫁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连根拔,根越大越好。据说根越大,来年家中饲养的鸡鸭会越肥大。洗澡时,男的先洗、女的后洗。
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户还要带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不拜神明、伯公。这一天不能扫地及讲不吉利的话。初一早饭只能吃斋(与灾同音),主食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葱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斋到年初三。开斋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鸡肉盘,吃饭时,盘中鸡首向上横,表示尊敬家中长老。盘中鸡首、鸡翅、鸡脚一直留到正月十五。据说这样做了家中养鸡才会顺利。
而且在客家地区,每逢春节,各姓都张贴姓氏楹联,悬挂郡望灯笼,既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弘扬祖德炫耀门庭,激励后人饮水思源,不数典忘祖,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调查时间:寒假假期
调查地点: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调查地点:奶奶家
调查渠道:长辈、网络、书籍
调查方法:向长辈询问、在网络上查找、浏览书籍
在调查后,我发现家乡并没有太多繁琐的习俗,主要的习俗有: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放鞭炮、子时之前吃饺子和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虽然这些习俗大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譬如除夕守岁,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一家人吃着各种各样有良好寓意的食品,叙旧话新;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祝愿对方来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
贴春联也是一样,不过祝愿来年更美好的愿望更加鲜明一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把一些工整、简洁、精巧的吉利话写成对偶形式,贴在门边。根据它的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这次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对家乡又有了新的认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