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肿瘤的认识说略
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大约3000年前我国文献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甲骨文等就更早了,只是没有看到理论体系罢了。 中医医籍里的 “积聚”、“症瘕”、“岩”等,涵盖了西医学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如《难经》的五十五难曰:“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南北朝时代《诸病源侯论》曰:“症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器相搏结所生也。”就拿肝癌来说,在中医医籍里多认为隶属于“症瘕”、“积聚”、“黄疸”、“臌胀”、“腹水”等范畴。历代典籍都有较为翔实的记载,《张氏医通》的描述:“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类证治裁》曰:“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内,则发而为黄。”春秋时代之前的《灵枢》记载了“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汉代的《金匮要略水气篇》曰:“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中医学中“癌”字,最早见于12世纪东轩居士所著述的《卫济宝书》。但是其所指可能只有部分癌症被涵盖;与西医的Cancer内涵一致大约在清朝末年,光绪年间成书的《辞海》所收录的癌字,中西医才一致。1937年刊出刘野樵的《奇经直指》中记载,“诸癌厥惟肝癌为最毒,其结果多致积水,成大腹而死。”对肝癌与腹水的关系已经有明确认识。
只是那些年代,我们国民的生活水平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也太接近自然,更不是近30年的胡吃海喝,也没有有诸多崇洋媚外的食品和生活方式。西方几十年前的癌症发病率就居高不下,我们直接把西方的饮食、食谱、起居、生活习惯、和他们的优良生癌系统模式都生搬硬套的搬进了我们的国土。当然治疗模式也必须是以全西式治疗为规范。疾病蜂起,问了几个老一代医生,几十年前他们多少年来的临床,就是感冒流行时也没有现在肿瘤门诊这样忙碌,天天爆满的肿瘤门诊,不亦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