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排箫的诗句
1. 关于排箫这个乐器的介绍
排箫
吹孔气鸣乐器。流传于中国、欧洲及拉丁美洲的吹管乐器。其结构由长、短不同的竹、木或铜管按音阶编排而成。各国排箫的产生历史不尽相同,其性能相近似,形制与构造也各有所异。木制排箫音色圆润柔和,竹制排箫音色明亮。
中国排箫 古代称、籁、箫、凤箫、比竹等。《尚书》、《周礼》、《诗经》等书中,都有箫的记载。据《说文解字》载:“箫,参差管乐,象凤之翼。从竹,肃声。”排箫一般以竹做管,用绳或竹缠缚,或用木框镶之。也有的排箫是用石头做管。历代排箫的形制很多,大排箫23管(一说22管),称言;小排箫16管;无底者称洞箫。还有10、13、17、18、21、24管等不同规格的排箫。1978年发现于河南淅川下奇1号墓内的石排箫,长15厘米,宽8.3厘米,有13管,管壁一般厚0.1厘米。排箫历代用于宫廷、教坊,有的也用于军乐,在民间广为流传。约于唐代传入日本。日本正仓院内,至今仍保存着两支唐传16管甘竹排箫的残品。近年来,中国已对失传的排箫进行研制,并改革成双排管加键哨式排箫,共50管,按十二平均律排列。
欧洲排箫 亦称潘排箫,为欧洲最古老和流传最广的乐器。潘排箫的形制不一,或按管的长短排列成梯形,或将箫管分两侧排列,成双翼形;或管内以蜡封闭,外形成等长的一字形,用时如同吹口琴。英国木偶戏仍用此伴奏。潘排箫也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民间的主要乐器,有20余管,称“纳伊”。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云雀》、W.A.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帕帕格诺所用的乐器,即此种排箫。
拉丁美洲排箫 流行在南美洲印第安人中,其形制多样,以安第斯高原地区的排箫最著名。古代印加人曾采用木、石、陶土或金属制作,现代多用竹和芦苇做管。有单排,也有双排。其音调一般采用五声音阶,少数地区也用七声音阶。秘鲁称排箫为“安塔拉”。厄瓜多尔称“龙达多尔”,玻利维亚称“西库”。双排的排箫,管长相同,吹奏者可借助于吹第1排管之后的余气,使第2排管发出高 8度音。玻利维亚西库的独特之处在于一件乐器只能吹出隔三度的音列;因此,吹奏任何一首乐曲,都必需用一对排箫由两位演奏者同时进行。玻利维亚还有一种低音西库,其管长达1.2~2米,发音雄浑宽厚,很有特色。排箫擅长演奏华丽的音阶式经过句,并能利用手的轻微摇动发出悦耳的颤音。此外,还可以利用吹口角度的不同,在一根管中吹出小三度的音程变化
排箫很美 我觉得她没有国界
排箫的历史
排箫是古老的编管乐器,
在汉代鼓吹和隋唐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龠是后来排箫的前身。到了周代,箫和龠同被诗人们提及,并载入《诗经》。在古代乐器八音分类中,排箫被列为竹类乐器。
在虞舜时代,曾出现一部称为“箫韶”的乐舞,主要是用排箫演奏。古代,排箫同编钟、编磬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乐器。从春秋到秦汉的近千年里,排箫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汉代的鼓吹中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排箫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宫廷雅乐中,都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隋唐的九、十部乐中,就有清乐、西凉、高丽、龟兹、疏勒和安国等诸乐部使用。
排箫经过历代的流传发展,形制各异,名字更富有特色,如“底箫”、“雅箫”、“颂箫”、“舜箫”、“龠”、“籁”和“比竹”等。此外,排箫还被称为“参差”、“凤翼”、“短箫”、“云箫”和“秦箫”等。
盛唐之时,我国的排箫东传日本。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仍珍藏着我国唐代的两支排箫遗器,但当时在《东大寺献物帐》上,则称作“甘竹律”。一支为12管,由椽木和革带缠合而成,高30.5厘米;另一支7管,高23.5厘米。两支都已残破,旧管内塞有纸堵,以便于调律,后经修补复原,其形甚为奇异。
随着我国民族乐器品种的增多和西洋乐器不断传入的影响,排箫因音域较窄,难于满足民族、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发展的需要,逐渐被笛、笙等代替,慢慢地在乐队中消声匿迹了。
2. 关于海东青的诗句
1、万里飞来渡海西,灵禽玉爪不沾泥。——《海东青》明代:解缙
译文:海东青从万里之外海的西边飞来,这只灵禽如玉的爪子上没有沾上一点泥土。
2、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后鹘敢齐驱。——《白海青》元代:仇远
译文:它能单独与海外的天鹅搏击,在云层间与鹘鸟群并头飞行。
3、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海东青》清代:玄烨
译文:这世上有羽毛的鸟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最神俊的还是海东青。
4、钩戟为爪喙,利刀以为翎。——《北珠怨》元代:方回
译文:海东青的爪子和嘴如同钩戟做成的一样锋利,羽毛如同利剑一样。
5、转眸明似电,追马疾如风。——《海东青》宋代:顾逢
译文:海东青转动眼珠的时候明亮如同闪电,能追着骏马飞翔迅疾如风。
3. 关于杨絮的诗句
想寄封情书吧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朝代。
鱼书欲寄何由达:
油壁香车不再逢。
梨花院落溶溶月,踪影象巫山的云不知飘去何方,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
她坐的美丽的车子再也见不到了,柳絮池塘淡淡风,只好酗酒度过寂寞的时光。
几日寂寥伤酒后,峡云无迹任西东:晏殊
原文:宋代
作者,一番萧瑟禁烟中,寒食节烟火不生一片萧瑟的气氛更增加心中的伤感,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可往哪寄呢、风飘柳絮的池塘钩起无尽的回忆
4. 关于春雷的诗句
1、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竞渡曲》
2、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唐·司空曙《闻春雷》
3、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唐·李晔《咏雷句》
4、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沁园春·梦孚若》
5、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惊雷歌》
6、雁入长天,羌管罢、陇云愁共解鞍临水,雷惊电散,雪溅霜浮。——《木兰花慢》
7、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五月十九日大雨》
8、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9、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新荷叶》
10、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四首》
11、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夜闻大雷雨》
12、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雷》
13、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声声慢》
14、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游泰山六首》
15、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
16、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长歌行》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8、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雷》
5. 罗马尼亚排箫资料
排箫是中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与编钟、编磬均是上古时期中国重要的乐器。从春秋到秦汉的排箫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汉代音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这乐器随后失传,直到近代被重新制造。韩国的箫(소)正是从排箫演变过来,并用于祭祠仪式上。在历史上,它的名字分别有底箫、雅箫、颂箫、舜箫、参差、凤翼、短箫、云箫、秦箫,其形象或有差异,但用法大致相同。
中国曾是排箫的发源地,中国的古代诗词文献典籍对于排箫的记载和考古中出土那些年代久远的古代排箫,足以排箫证明了这一点,但中国排箫的发展史是一部断代史,排箫的吹奏技艺没有承传下来,在清朝中后期排箫音乐就从中国乐坛中销声匿迹,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从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上来看,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两类排箫:罗马尼亚排箫、南美排箫。
罗马尼亚排箫都为弧形曲面造型,吹口平滑,做工精美,能吹奏快节奏的乐曲。这类都有底座。绝大多数的西方排箫演奏家使用这种类型的排箫。
南美排箫制作工艺简单,材料大都是竹子或薄竹,有平面的,也有弧面的,有单排的,也有双排的,但吹口比较粗糙。
从外观上看,还有两类不同于罗马尼亚排箫和南美排箫的排箫,它们是中式排箫和韩式排箫。但这两类排箫设计制作都受罗马尼亚排箫的影响:弧面的造型设计,平滑的吹口处理。
中式排箫,也就是中国式排箫,这类排箫类似于罗马尼亚排箫,但没有底座,管与管用胶粘在一起。杜聪就是使用的这种排箫。国内也有少数排箫爱好者使用这类排箫。
韩式排箫,韩国风格的排箫,这类排箫就是在中式排箫基础上用弧形木条固定,相比中式排箫更加结实耐用,这种排箫又被称作“直带排箫”或“加箍排箫”。这种排箫常被作为练习排箫使用。
仿古排箫,如仿唐排箫、仿清排箫,这类排箫多用于反映古代宫廷生活的影视创作,在平时的演奏、练习中很少使用。
6. 关于碧玉簪的诗句
浣溪沙(八之八)
朝代:宋代
作者:邓肃
海畔山如碧玉簪。天涯消息叹鱼沈。赖逢倾国洗愁心。
莫为世情生旅况,且因乐事惜光阴。明朝红雨已春深。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繁会九衢三市,缥缈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自是清凉国,莫遣瘴烟侵。
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箫鼓夜沈沈。莫问骖鸾事,有酒且频斟。
7. 有好听的排箫么
(喀秋莎)
这个网站全是,自己选选~!!呵呵
纯音乐 -《天箫吟唱-世界上最动听的排箫音乐》[MP3!]
专辑曲目:
01. 奔流山林
02. 天与地
03. 清香回溢
04. 晨鼓
05. 扬帆
06. 森林精神
07. 雨林深处
08. 雄鹰
09. 雨中歌者
10. 巫师
11. 灵
12. 飞越彩虹
这些是部分的古典音乐,呵呵~!!我是学音乐专业,呵呵~!!很多好听的,排萧的音色本身就很清脆~!!!
8. 形容箫声幽婉的语句(古诗词也可以)
梦江南(昏鸦尽)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新寒中酒敲窗雨)又(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催花木歇花奴鼓) 又(春云吹散湘帘雨)又(隔花才歇康纤雨) 又(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阑风伏雨催寒食) 又(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梦回酒醒三通鼓)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又(点滴芭蕉心欲碎) 又(昨夜个人曾有约)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又(春情只到梨花薄) 又(曲阑深处重相见)又(彩云易向秋空散) 又(银床淅沥青梧老) 又(愁痕满地无人省)鬓云松令(枕函香)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转应曲(明月)鹊桥仙(乞巧楼空) 又(梦来双倚) 又(倦收缃帙)青衫湿遍(青衫湿遍)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百字令(人生能几)沁园春(梦冷蘅芜) 又(瞬息浮生)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又(烟暖雨初收)又(飞絮晚悠飏) 又(鸳瓦已新霜) 踏莎行(春水鸭头)又〔月华如水) 踏莎美人(拾翠归迟) 红窗月(燕归花谢)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又(好在软绡红泪积)又(月落城鸟啼未了)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又(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萧瑟兰成看老去)又(露下庭柯蝉响歇) 寻芳草(客夜怎生过) 秋千索(锦帏初卷蝉云绕)又(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又(何路向家园)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又(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欲话心情梦已阑)又(小立红桥柳半垂) 清平乐(凄凄切切) 又(青陵蝶梦)又(风鬟雨鬓) 又(画屏无睡) 满宫花(盼天涯)唐多令(丝雨织红菌) 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又(黄叶青苔归路) 又(纤月黄昏庭院)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宇)又(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桃花羞作无情死)又(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而今才道当时错)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飏柳)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又(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查) 又(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独倚春寒掩夕扉) 河传(春残) 遐方怨(欹角枕)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又(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欲问江梅瘦儿分) 又(泪浥红笺第几行)又(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记绾长条欲别难)又(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十八年来堕世间)又(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肠断班骓去未还)又(容易香浓近画屏) 又(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十二红帘翠地深)又(一半残阳下小楼) 又(锦样年华水样流) 又(肯把离情容易看)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又(相逢不语) 又(断魂无据) 又(花丛冷眼)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谒金门(风丝袅)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 又(夜雨做成秋) 又(红影湿幽窗) 又(眉谱待全删) 又(双燕又飞还)又(清镜上朝云) 南楼令(金液镇心惊) 生查子(调怅彩云飞)又(东风不解愁) 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又(才睡。
愁衾花碎)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又(知己一人谁是)望江南(挑灯坐) 忆江南(心灰尽) 又(春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