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40多万赵军为何就是突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赵军下决心的太晚了。初期被包围时,断后路的秦军才三万,而且分成两路,这时赵军拼死一搏,分一部分挡住正面,全力打通后方撤退是很有希望的,即使损失惨重也好过全军覆没。
赵括被白起的旗帜吓懵了,拒绝了立刻突围的建议,而是就地防御待援,秦军也乘机增派部队加强包围修筑工事。赵括直到几十天后士兵饿的自相残杀,再也控制不了才突围,军队已经没有战斗力了,而且强攻对方防御阵地,等于是自杀,没几次就死了,全军投降。
赵国此时也拿不出更多军队了,同样缺乏武器装备。廉颇的邯郸保卫战,集中全国三十万士兵,大部分都是紧急招募的农民,其中成年男子才十万,其余都是孩子和老人。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亦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索”。很多人认为长平之战秦军损失过半是赵括的功劳,这其实是误会。
第一句话是汉朝司马迁写的,他是最反对秦朝的,很多地方贬低秦朝。秦军打了三年,包括打韩国和廉颇长平防守(他的防守功力看看邯郸保卫战就懂了)阶段,赵括才四十天,而且待在包围圈里,整体投降,那么谁给秦军造成的损失多。白起的这句话的时候,还包括了邯郸保卫战,几次围攻的损失惨重,光第二次开头就损失四到五万。秦王不得已亲自去他家求他领兵,他还是拒绝,并总结了长平到现在的损失情况,不是只说长平,反对继续打。
第二句是秦朝的吕氏春秋,秦朝的实际记载。这是只针对长平之战的记载,只写了士民倦,没写什么损失过半。白起战后连休整都没有,认为不需要,打算直接攻赵,你就能明白秦军的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