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宜昌的历史名人
谢谢夸奖:)
欧阳修,当过宋朝夷陵(宜昌)县令的;
苏轼、元稹、白居易都来玩过的,三游洞因此得名
修改答复:
景佑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
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白居易,已见前《草堂记》简介。
这是一篇诗序,也是一篇游记。
它记述了白居易兄弟和元稹三人在宦途相会离别之际发现、游览了这个“三游洞”。
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文章主旨虽在记事抒慨,但侧重于叙游。
因此,作者不是静止地描写景物,而是结合他们发现三游洞的经过,记叙他们一边循声探索,一边观察欣赏,叙事有次序,写景很活泼,读来情趣盎然,感觉具体,如临其境。
由于白、元三人的游览,由于这篇序和他们的诗,使得西陵峡口、长江北岸的这个崖间山洞成了名胜古迹,诗题“三游洞”,也成了这个洞的名称。
在北宋,还因为欧阳修、苏轼、苏辙三人也来一游,并各有《三游洞诗》,所以当地又将白、元三人称为“前三游”,欧阳三人称为“后三游”。
此后游人络绎,诗文颇传。
陆游《入蜀记》说,“洞大如三间屋,右一穴通人过,然阴黑险峻尤可畏”。
似乎略有扫兴。
但直到明、清,仍不乏专程旅游客,袁中道、刘大櫆都有《游三游洞记》,也屡受称道。
而溯源求本,则数此序。
三游洞内外有很多碑刻与壁刻,具有历史价值与书法欣赏价值,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
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
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
均堪称书法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