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寒食节其实是沿袭了远古时期的改火旧习而来。华夏大地每到初春,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雷电的到来也易引起山火。所以远古时期的人们,要在这个季节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至今已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寒食节是夏历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一二日。逢寒食节当日要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此而得名,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同时寒食节也是祭祀先祖的日子,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两千余年来,在后世的发展中又逐渐增加了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