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被俘日本关东军 他们在苏联的命运怎样?
1945年8月,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仍然拼命抵抗。苏联出于对盟军各国的承诺和自身利益的考量,于1945年8月8日对日本关东军宣战!9日,150万红军兵分三路如潮水一般扑向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关东军兵败如山倒,面对苏军的猛烈攻击竟然无丝毫还手的余力。苏军在欧洲战场上与装备更精良的德军厮杀了四年之久,刚刚取得欧洲战场胜利的苏军精力旺盛、信心满满。
苏军在仅仅几天的时间里就击毙14万关东军,俘虏50万。
后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苏联政治高层经过讨论,决定将这些战俘运送到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说干就干,从1945年9月末开始,红军就用列车将这些战俘运到远东和西伯利亚,一直到1950年6月才运完。
苏联在二战 *** 损失2200万人口,全国三分之一的男人死伤,8分之一的女人死伤,战后的苏联劳动力极其匮乏。此时的苏联面临国家重建的问题,极其需要年轻的劳动力。苏联决定将这些战俘转化为劳动力。
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尽管自然资源丰富,但难以开采,俄罗斯人对西伯利亚充满恐惧,俄罗斯人会对别人开玩笑说:「再犟就把你送到西伯利亚。」那是个可怕的地方。
这些战俘被用来干重体力活——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他们参与修建了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参与兴建了一批水电站等,战俘占这些工程工人总数的40%—90%。
战俘劳动,自然不同于平常的自由人的劳动。
一名日本战俘在被遣返回国几十年后对当年的劳动经历作了记忆:
每日到劳改所外面的工厂去劳动……早晨6点钟出工时,所长、劳动主任、军医和战俘大队长都到门口监视……冬天早上6点钟,天还没有亮,战俘们列队由大门口一个队一个队地往外放,每5人一排。经带队卫兵点好数,即领队出发……出工的战俘必须完成任务,如故意怠工则扣减食物、罚关禁闭;如屡教不改者,则被编入惩罚小队……
日本战俘在苏联境内的生活情况比较有趣。
1945年11月,第一批5000名关东军战俘被苏军专列押送至坦波夫市。苏联市民用「双手拥抱」迎接日军战俘,女市民多尔格娃记忆说:「我们在车站等了好几天,日本人刚下火车,来到站台,所有人立即向他们扑去,抢夺东西,一会儿,他们就穷得连裤子都穿上不了。」
这也难怪,日军战俘投降之后准备前往陌生的俄罗斯时,随身大包小包带了非常多好东西,如轻飘飘的毛垫、枕头、几身换洗的睡衣、暖和的棉袄棉裤、新奇的彩照、画笔、颜料等,甚至还带了非常多包做米饭用的调料,惟恐到了苏联无法再体验「文明成果」。
虽然身陷囹圄,没有自由,整日在泥煤开采场劳动,日军战俘却色性不改,说什么「俄罗斯花姑娘的干活」。有传言说,日军战俘来到苏联时,行李里带有橡胶女娃,用于 *** ,解决本能需求。显然,这些东西在车站时就被轰抢一空了。
没有爱情的日本人开始忧郁起来。常常请求村里的小男孩帮忙,搞好与苏联农村姑娘的国际友谊。
朱可夫曾说过和艾森豪威尔非常像的一句话:「像日本这样的民族,你怎样能保证它以后不再发动战争,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从肉体上感受到疼痛。」
苏联人为了消磨他们的意志,故意不给他们吃饱喝足,生病了也不给他们医治。吃不饱喝不足,生病了无法医治,住的环境还那么差,气候又那么寒冷。就这样,约17万关东军死去。
日本士兵有服从上级的习惯,但是战俘的劳动效率不高。经济学家们的秘密统计结果表明:战俘营是亏本经营。因战争而破产的苏联根本无力养活这么多日本战俘。
苏联不大概永远将他们养在苏联。从1950年开始,日本就与苏联沟通,要求还回这些战俘,苏联 *** 没有加认为难。于是活下来的战俘被运回日本,直到1956年才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