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大革命的成果,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训: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扩展资料: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爆发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革命运动席卷全国,规模空前,群众动员空前,影响深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人们通常称之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在广州市越秀区东山雪古路上,一个小广场隐藏在红砖墙的古建筑中,安静而肃穆。在广场中央的大理石墙上,“全体中国革命者团结起来”的字样简洁而肃穆,讲述着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88年前,它是一座金字屋顶的两层砖木建筑,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不幸的是,会议地点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飞机轰炸。今天,人们只能走进三个遗址的中国共产党纪念馆旁边的广场,感受风和云。
三大党决定了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政策。不久,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在中国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伟大革命。
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1923年海陆峰“七五”农业浪潮失败后陷入沉寂的广东农民运动迅速复苏。共产党利用国共合作的机会,组织了一个农民运动讲习班。六、近800名学生从这里毕业,不久在全国各地发起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思想从南到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较为完整的规定。
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五三”运动,标志着全国大革命的高潮。全国大约有1700万人参加了罢工运动。“打倒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从城市到城镇到处都可以听到。
5月30日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了中国南方,并导致了长达16个月的省级和香港罢工,涉及25万人。它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战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三”运动,是中华民族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革命(即大革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26年夏,在大革命的有利条件下,国民革命军开始了北伐。在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方伐木工军终于破釜沉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方伐木军占领了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击溃了北洋军阀吴培甫、孙传芳的势力。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工农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兴起。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地区,到处燃起了革命的战火。农民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武装,如暴风骤雨一般,推翻了几千年统治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真正地“把一切权力都给了农会”。
在城市里,由党和工会组织的工人们设立了武装纠察队。许多城市都发生了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这次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革命运动,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发生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而且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它还鼓励和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革命
1. 由于当时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相继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没有掌握好革命武装,导致革命力量顷刻间土崩瓦解。
2. 缺乏成熟的政党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左派妥协退让,使革命力量涣散。
3. 缺乏群众基础,革命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燎原之势被扑灭。
4. 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对革命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蓑积极进攻予以反击。
5. 革命武装力量薄弱,无法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相抵抗。
6. 理论上的失误,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有产阶级的身上,没有与广大农民结盟。
7. 统一战线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
8. 忽略了组成反革命联盟的土豪劣绅、买办阶级、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破坏,尤其是对汪精卫、蒋介石等反动政治家的妥协退让,使国民革命遭到失败。
针对以上原因和历史教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掌握革命武装是必要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对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力量。
2. 建立和扩大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革命力量,扩大统一战线,反对和抵制帝国主义和土豪劣绅等反动势力。
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是必要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防止理论上的失误和实践中的错误。
4. 建立成熟的政党是必要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一支成熟的政党,具备坚强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