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首诗的典故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10-2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5万
展开全部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杨亿

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

枉是君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

胡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

未抵索居愁翠被,圆荷清晓露淋漓。

解析:

寒风易水已成悲:用的是“荆轲易水送别”一典,据《战国策》记载: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去刺杀秦王,友人高渐离等送至易水河边,临别时,高渐离击筑(一种古乐器),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附原文: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亡国何人见黍离:黍离一词出自《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枉是君王疑美璞:用的是“卞和献璧”一典,慨叹怀才不遇。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个采石的人叫卞(biàn)和,一天他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楚厉王。但是玉工没有识辨出来,认为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后来,武王的儿子文王做了国君,卞和还想去献宝,可他失去双脚无法行走,抱玉大哭,哭宝玉不被人识。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接来卞和,让玉工进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更神奇的是“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因为是卞和所献,便取名“和氏璧”。

更令杨子怨多歧:典出《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杨子的邻人走失了一只羊。那人央请了许多亲戚朋友一道去寻找,又请杨子的家僮也一同去追捕。杨子说:“唉!走失了一只羊,何必要这么多人去寻找呢?”邻人说:“因为岔路太多了!”杨子的家僮回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家僮说:“丢掉了!”杨子问:“怎么会让羊走失呢?”家僮说:“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要往哪条路走,所以只好回来了。”),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

楚舞:当年楚王好细腰,楚国宫人为了争宠,宁可饿死。宫中舞姬更悉心钻研新舞,主要集中于腰肢动作,因此得名为细腰舞。舞者腰如细柳,腰身低折,就像春风拂柳。

只知道这么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