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理学理论知识极其在教师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谈谈心理学理论知识极其在教师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这里边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激励理论,老师如何根据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建议你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我为你推荐几本:
1、岳晓东著的《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一书记述了作者中小学的一些往事并加以心理分析,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读物。
2、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
3、《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则都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最重要代表人物马斯洛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4、《应激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一谈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其在教师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操作形成条件反射,对于小学生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反复的练,最后形成条件反射。
结合实际,谈一谈心理学理论知识在教师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我来简要说说:
第一、对于教师来说。面临着家庭、工作的压力,要处理同家人、学生、同事的关系,而且思维转换的角度非常大。掌握心理学知识,起码有利于教师自身心理的调节。
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处于长身体,心理成长的年龄,很多孩子都有逆反心理,都渴望被尊重,但是这些孩子在家、在校都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但其智力、体力都基本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使得孩子对成年人给他们做出的安排往往不满。而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较好的识别孩子的心理活动,并采取恰当的手段应对。
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对教师、对孩子都是必须的。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性。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有重点、要深入。
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4发扬民主教学。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坦率、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仅供参考)
教师招聘考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拉分大不,该主攻专业知识还是理论知识啊?
其实考教师要看你是文史类还是理工类的,文史类的专业知识看起来不是很重,主要是看你的平时所学知识的多少,面比较广;理工类则专业知识相对强些;从这几年的教师招聘工作来看,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值不是很大,在8%左右,不过在面试的时候有时高些,比如2009年就达20%,你要全面复习,祝你好运!
运用心理学理论谈谈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从心理学来看,把各个年龄段的主要活动定义为基本活动。对于成人来说基 本活动就是工作,工作以后才能适当的休息,虽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对人们来说也是游戏,但是成人必须以工作为主要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幼儿阶段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在生活中所占次数最多的活动;另外一个是在生活发展中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的活动。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基本活动。表现为小孩子吃饱了,喝足了,一有时间,一有精力就去玩,甚至把生存需要的活动都转变为游戏。好比说,让他去洗脸,刷牙,孩子就会借这个机会到水龙头玩水。小孩子是非常喜欢游戏的。那么为什么小孩子要游戏,要玩?因为幼儿游戏是人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需要。首先我们看一看,小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需要。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需要。
第一个方面的需要是和生存活动相关的需要。例如吃、喝、睡等。和生存需要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还有安全的需要,即他的周围环境是否对他有安全感。安全需要是在大人满足他基本活动需要基础上形成起来。他哭,给他提供食物;尿溼了,给他换尿布。孩子逐渐对外界环境有一个安全的感觉。很多材料中有这样一个图片,许多小孩子喜欢被大人玩,做父亲的喜欢把小孩子往上抛,孩子也会很高兴,咯咯的笑。为什么孩子在腾空时不觉得害怕呢?因为他对大人有一种安全和信任。这就是一种安全和信任的需要。这个需要是成人满足他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在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个身体活动的需要,这个层次是和身体活动有关系的。归纳起来,有三个需要:1.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3.身体活动需要。
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认知活动的需要。 认知活动的需要是孩子表现出的对事物的好奇、好动。认知活动的需要是小孩子好奇,对事物探索,对什么事情都是想摸摸、动动。这些 都是认知活动的需要。
另外,孩子生下后,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社会 *** 往的需要。这也是第三个层次的需要。刚开始是和成人交往,成人是社会 *** 往的最早物件,以后又逐渐的过度到与伙伴的交往。孩子在这个层次上面,自我认识逐渐发展,同时他还有一个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
运用幸福心理学理论和观点谈谈如何感悟生活的美好
一、有个自己的无关金钱和利益的兴趣爱好,让生活有趣。
二、在健康、家庭、人际关系、爱情、财富、专业技能这些你所在乎的价值等等方面达到平衡的状态,这让你的生命平衡而满意。
三、拥有信仰,让心灵有个可安歇的归宿。
四、不断成长自己,达到不需要通过外在的一切物质、名利、才学、上师、信仰等等就能保持宁静喜悦的存在状态。
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音乐教学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音乐教育心理学成为音乐教育中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开始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得到很多人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什么是音乐教育心理学呢·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和分析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和学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它是一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对教音乐与学音乐的心理和大脑反应的学科。其对受教育者的品质形成的影响和作用做出了心理分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如赵送光老师在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中所说:“它是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既汲取了与音乐学相关的诸学科的丰硕研究成果,又受到教育学与心理学深入发展的影响,并在学科的构建中确立了自己的研究物件、范围和目的。使之既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又有相应的独立品格。”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的技能和渊博的知识,还应该有音乐教育心理学知识,把握了解学生在心理上的规律和发展,结合小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又有助于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的课程改革提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贯穿这一理念和思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前提是知道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的方法作为指导,这样教师才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下面我谈谈几种以音乐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通常根据年龄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教师要对每个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心理特征等方面有所了解,掌握施教的分寸,以使教学活动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玩是他们的主要特点,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吸引注意力,以音乐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激起学生形体动作的反应,在肢体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流动,这也是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活动,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训练学生。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都把律动教学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比如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律动的教学法,他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体态的律动把内心听觉和肌肉感觉记忆结合在一起,体态律动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必须使用新鲜的、有趣的和审美上令人满足的音乐,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动起来,体验音乐流动的美。
二、情感的体验,内在的乐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抓住体验是关键。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审美观的确立,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审美经验积累为前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听觉是学生探索音乐的手段。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抓住“听”这个重点,学会倾听,亲身体验,使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这也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强调的培养学生内在的乐感。例如:我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上,让学生们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在欣赏前我引导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受。有一个小朋友听了一会儿就躺在了地上,对此我并没有立刻叫起他。音乐结束后,他站起来说:“听这段音乐我好像快要睡着了。”我并没有批评他刚才的举动,他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感受,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感受体验最重要,我表扬了他。这就是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更多的是大胆地用具体的动作把感受表现出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觉,更多的是枯燥的机械的技能训练,结果是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慢慢地学习兴趣渐渐消失殆尽。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沿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正是因为音乐不具象性,使得我们更加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这对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和音乐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三、探究创造教学法
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人跨进艺术殿堂的敲门砖。比如,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些特别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开始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在探究中发掘创造力,发掘创造力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一个发掘者,要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发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发展。要摆脱以教知识技能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入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发展新知识为主的现代教育。比如,课堂上,我们让学生在探究声音的过程中总结,老师更多的是引导补充,多给学生鼓励,重视创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性创造思维,使学生充分沉浸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教师去思考,去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我们研究、学习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这门学科,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达尔克罗兹所强调的音乐课最重要的是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这不仅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儿童本能的需要。相信有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理论指导,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会更加生动、活泼,音乐课堂一定会硕果累累、百花齐放。
运用知识分类的理论谈谈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职业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立足于社会需求的教育类别。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环节,但是更是针对于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立足于现实,更好的适应社会。
从知识上面分类说:
职业教育包括专业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两个大方面。
显然重点在于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因为现实社会更加紧缺懂技术懂业务的高技能人才,这就是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先决条件,这是社会现实锁定。
学习要有实践,要有思考,要有总结。
虽然我知道我的答案不一定适合提问者的想法,可是对于这个现实,从大的趋势上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在教学中更要从未来发展中着手,谈及未来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学习
希望可以帮到你 祝你成功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怎样才是称职的教师
如果您指的是学历证书的话,无论是大学本科还是远端教育,都是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学分获得、毕业研究、毕业论文写作的。但是根据本科的专业设定,一般只有教育学专业的学历证书。因为教育学是一级学科,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分支下的二级学科。
如果您指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的话,那么就是教师资格证。除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外,还需要综合知识、教育管理学、教学技能等各方面的笔试和试讲。如果您是非统考省份,需要先进行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考试;如果您是统考省份,现在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不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现在大部分的省份都已经是统考了,所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已经融入到了统考中,除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外,还需要综合知识、教育管理学、教学技能等各方面的笔试和试讲。
对于您关心的难度问题,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的准入资格证明,而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基础。教育学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会与管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交叉。而且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随着教育改革会发生快速的发展,所以新的理论和技术会快速地更新。不仅要求学习者要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科研经验来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理念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