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灾乐祸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展开全部
意思:幸灾乐祸指看到别人遭到灾祸反而很高兴。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出处:
“幸灾”,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
“乐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年》:“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后世根据这两个典故引申出成语“幸灾乐祸”。
运用示例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闱,幸灾乐祸,首为逆乱……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五:“幸灾乐祸千人有,替力分忧半个无!

2024-12-11 广告
上海亚远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咨询及评估领军机构之一,深耕于ASPICE、敏捷SPICE、ISO26262功能安全、ISO21434车辆网络安全领域,拥有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专精于培训、咨询及评估服务,广受全球车厂及供应商赞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亚远景信息科技提供
展开全部
幸灾乐祸(拼音:xìng zāi lè huò)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左传·庄公二十年》。 幸灾乐祸:指看到别人遇到灾祸时却感到高兴。一般指人缺乏善意。多指人没有同理心 幸:是高兴的意思。乐:有快乐的意思。 幸灾乐祸一词含贬义 幸灾乐祸一词出自于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发生灾荒,请求向秦国买粮。大臣百里奚赞同卖粮,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使晋国渡过了灾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援,晋国不肯帮助,大臣庆郑劝谏晋国君“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
春秋时,晋国发生灾荒,请求向秦国买粮。大臣百里奚赞同卖粮,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使晋国渡过了灾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援,晋国不肯帮助,大臣庆郑劝谏晋国君“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