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行书)
整体看汉字的演变过程,从殷商至清末,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态。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
目前所发现的十多万片甲骨上所用的字4500多个,其中1700个左右已经被破解。
甲骨文多为象形指事会意,受录写的材料刀片和龟甲兽骨的影响,字形简略了许多,初步显示符号化趋势。
此外,因为甲骨文未完全定型,字的笔画位置变化较大,往往一字有多种写法。
但就甲骨文内容而言,既有对简单事物的描绘,也有对复杂事件的描述;既有记事,还阐明思想。
由此可见甲骨文是十分成熟的文字体系。
二、金文
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
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为吉金。
这种普遍铸在青铜器、货币、符玺上的文字。
统称为“金文”。
金文最早出现在商代末期,盛行于西周,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多大区别,但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笔画粗壮,肥笔较多;转弯处向圆转。
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
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著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金文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不及碑文传世的多。
但它因铸于铜器,比竹简布帛上的文字流传久远,因此对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容忽略的。
三、大篆
大篆又叫籀文,据说是周文王的太史籀创造的。
春秋战国时期已通行于秦国等地。
大篆主要书写在木牍、竹简或帛上,固定而字形整齐,结构疏密得当,笔画较金文更弯曲圆转,字体比较美观。
但与甲骨文、金文在本质内涵上没有很大不同,仍以象形为基础,以形声为主要构造方法。
四、小篆
春秋战国之际,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主持秦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后来因为篆法苛刻,书写不便由隶属取而代之。
从而掀起了汉字书写的革命,并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小篆对大篆的改造上,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笔画上。
它把大篆所有的直角、硬笔改为圆角、软笔。
字体显得圆润舒展、规矩得体而又活泼灵动,显出很强的美感。
结构整齐,偏旁的写法和位置都比较固定,形旁一般放在左边,促进了汉字的进一步定型化。
小篆删掉大篆的繁杂笔画,省略异体字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有一整套书法理论: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像苍鹰俯冲盘旋一样。
收笔好比如鱼得水,运笔就像高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
五、隶书
隶书又叫"佐书",形成时间约在战国晚期,成熟期在汉代。
它是对小篆字体的进一步简化。
成熟的隶书跟楷书很接近,一般人都不把隶书看作古文字。
相传隶书本是下级小吏通用的应急字体,后经程邈整理,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隶书字体.汉代主要使用的文字是隶书。
六、楷书
楷书又叫”正书“,出现在东汉时期,六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唐代走向成熟。
因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文字而得名。
楷书是隶书的简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改弯为钩;改波折为笔直。
隶书改良为楷书后,字体的美感主要从笔力和个性特色中体现出来,利于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钟繇开创了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
他在书法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七、草书
草书是楷书的变体,产生于汉代。
本是起草文稿时,潦草书写隶体而导致的一种变体,后来成为一种通行的写法,以至演化成为一种纯粹的书法艺术。
两汉时期的草书主要是章草。
它讲究笔墨的连贯,字与字之间、笔画之间环环相扣,虽偶有间断,但笔意仍相连。
八、行书
行书,与草书一样起源于汉代,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书写较楷书简便,辨认比草书容易,以简易为宗旨,实用性强,便于流行。
成为人们信札往返、记事作文的首选。
书圣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