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远去的岁月散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播出,把一些记忆深处的东西迅速激活,怀旧情怀不时泛起。
4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背的第一个书包是母亲用父亲的旧工作服手工缝制的,第二个书包表姐用边边角角的碎布拼起来的。
上初中的时候,去了离家10公里的乡镇。那时我刚学会骑自行车,父亲在旧货市场给买了辆二六自行车,正适合我一米五的个头。
我们学校只有两栋平房分别做男女生宿舍,睡的都是大通铺,床铺自带。基本上都是自由组合,两个人一张床,三间平房生生挤下了40来个学生。
学校里有食堂,但没有主食,只负责给加热主食、做粥和炖菜。记忆最深的是我们每个周末回家带干粮。也许您看过马腾驰老师的《背馍》, “背着馍当干粮到离家远的学校去上学”。我“背馍”背了整个初中时期,母亲再忙也会在周末给我做好一周要吃的干粮。那时候没有冰箱,冬天还好说,到了其他季节,我们的窝窝头常常发霉长毛。那时候只知道粮食金贵,不能浪费,却不知道发霉的东西不能吃,认为在食堂的笼屉上蒸一下就OK了。
母亲做的葱油花卷还是很受欢迎的,至今还有个女同学记得我带的干粮最好吃。那时候物质还比较匮乏,杂粮是主食,白面是稀罕物,家里人不怎么舍得吃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顿馒头和水饺。给我做的花卷有三分之一白面,已经非常奢侈了,常常引起弟弟妹妹的不满和嫉妒。母亲时常哄劝安慰他们:等你们上了初中,我也给你们做花卷。
有父亲挣工资,我家里生活水平比同学们稍好一点。同学们大多带的都是杂面窝窝头,我带的花卷成了香饽饽。有好吃的我们基本上都会分享,我的花卷也常常第一个被分享完毕。我也常常吃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各种口味的窝窝头,有玉米面、豆面、地瓜面、高粱面或者混合面的,从某个角度上说,我吃过“百家饭”。
用个绳子悬挂起来存放干粮,是那个年代的创意。宿舍里常有老鼠出没,干粮只好悬挂到梁头上,也是防止发霉的方法。窝窝头悬挂几天,要么通风不好而发霉,要么通风好了像石头一般硬。女生之间经常调侃:我们的窝窝头可以做防身武器了。
三年初中生活的苦与乐,已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儿子上高中时曾问过我上学时的生活,主要是问住宿和伙食。我如实描述给他后,他竟然说:吃窝窝头多好啊,我们平时都吃不到,五谷杂粮最养生。我哭笑不得。暑假时领他看以前父辈住过的老屋,他将信将疑:我只从电影里见到过,原来你们村里也有这样的'老房子。我读书的地方已经翻新,看不出原貌,那时也没有相机、手机,没有留下照片,很是遗憾。
看到我父亲留下的“工具箱”,儿子说:我姥爷还真不简单,木工、铁匠、厨师都干过,老一辈的生活就是书上说的“自给自足”吧。
儿子说的没错,如果不是亲眼看到, 20多岁的年轻人总会把以前当成传说。
在看完《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后,又一次寻找以前的老照片,好容易找到一张我初中时期的全家照,我大概只有14岁的样子。照片的背景是我家的老屋,三间正房,一间厨房。记得是父亲利用周末自己做土坯盖的,一家6口人居住。我家有台半导体,因此也成了邻居们的集聚地,每晚有二十几口人到家里听《岳飞传》《杨家将》等评书。
那时候没有电视,更别说智能手机了。记得到了80年代,全村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放在街上供大家一同观看。那时候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闺女出嫁最上档次的陪嫁是“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录音机。
感触最深的还是交通。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大金鹿”自行车是他专用的交通工具,那是凭自行车票买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票”寸步难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供求关系决定市场走向。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深得人心,建筑交通得以飞速发展。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特区的迅速崛起,亮了人们的眼,亮了人们的心。
如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乘坐动车、高铁出行成为人们的首选和常态。我们到偏远山区建设项目曾需要走几天几夜的路途经历已彻底远去,朝发夕至列车和动车高铁的高频通行,让地球变小,空间变大,交通便利拉近了人与人、城与城的距离。今年我们参建的港珠澳大桥成功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被誉为“世纪工程”。作为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见证者,作为百姓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作为美丽中国的一名普通建设者,向中国改革开放致敬!
作为中国铁建的一员,我骄傲。
那渐行渐远的岁月,怎能忘记。
4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背的第一个书包是母亲用父亲的旧工作服手工缝制的,第二个书包表姐用边边角角的碎布拼起来的。
上初中的时候,去了离家10公里的乡镇。那时我刚学会骑自行车,父亲在旧货市场给买了辆二六自行车,正适合我一米五的个头。
我们学校只有两栋平房分别做男女生宿舍,睡的都是大通铺,床铺自带。基本上都是自由组合,两个人一张床,三间平房生生挤下了40来个学生。
学校里有食堂,但没有主食,只负责给加热主食、做粥和炖菜。记忆最深的是我们每个周末回家带干粮。也许您看过马腾驰老师的《背馍》, “背着馍当干粮到离家远的学校去上学”。我“背馍”背了整个初中时期,母亲再忙也会在周末给我做好一周要吃的干粮。那时候没有冰箱,冬天还好说,到了其他季节,我们的窝窝头常常发霉长毛。那时候只知道粮食金贵,不能浪费,却不知道发霉的东西不能吃,认为在食堂的笼屉上蒸一下就OK了。
母亲做的葱油花卷还是很受欢迎的,至今还有个女同学记得我带的干粮最好吃。那时候物质还比较匮乏,杂粮是主食,白面是稀罕物,家里人不怎么舍得吃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顿馒头和水饺。给我做的花卷有三分之一白面,已经非常奢侈了,常常引起弟弟妹妹的不满和嫉妒。母亲时常哄劝安慰他们:等你们上了初中,我也给你们做花卷。
有父亲挣工资,我家里生活水平比同学们稍好一点。同学们大多带的都是杂面窝窝头,我带的花卷成了香饽饽。有好吃的我们基本上都会分享,我的花卷也常常第一个被分享完毕。我也常常吃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各种口味的窝窝头,有玉米面、豆面、地瓜面、高粱面或者混合面的,从某个角度上说,我吃过“百家饭”。
用个绳子悬挂起来存放干粮,是那个年代的创意。宿舍里常有老鼠出没,干粮只好悬挂到梁头上,也是防止发霉的方法。窝窝头悬挂几天,要么通风不好而发霉,要么通风好了像石头一般硬。女生之间经常调侃:我们的窝窝头可以做防身武器了。
三年初中生活的苦与乐,已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儿子上高中时曾问过我上学时的生活,主要是问住宿和伙食。我如实描述给他后,他竟然说:吃窝窝头多好啊,我们平时都吃不到,五谷杂粮最养生。我哭笑不得。暑假时领他看以前父辈住过的老屋,他将信将疑:我只从电影里见到过,原来你们村里也有这样的'老房子。我读书的地方已经翻新,看不出原貌,那时也没有相机、手机,没有留下照片,很是遗憾。
看到我父亲留下的“工具箱”,儿子说:我姥爷还真不简单,木工、铁匠、厨师都干过,老一辈的生活就是书上说的“自给自足”吧。
儿子说的没错,如果不是亲眼看到, 20多岁的年轻人总会把以前当成传说。
在看完《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后,又一次寻找以前的老照片,好容易找到一张我初中时期的全家照,我大概只有14岁的样子。照片的背景是我家的老屋,三间正房,一间厨房。记得是父亲利用周末自己做土坯盖的,一家6口人居住。我家有台半导体,因此也成了邻居们的集聚地,每晚有二十几口人到家里听《岳飞传》《杨家将》等评书。
那时候没有电视,更别说智能手机了。记得到了80年代,全村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放在街上供大家一同观看。那时候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闺女出嫁最上档次的陪嫁是“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录音机。
感触最深的还是交通。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大金鹿”自行车是他专用的交通工具,那是凭自行车票买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票”寸步难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供求关系决定市场走向。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深得人心,建筑交通得以飞速发展。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特区的迅速崛起,亮了人们的眼,亮了人们的心。
如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乘坐动车、高铁出行成为人们的首选和常态。我们到偏远山区建设项目曾需要走几天几夜的路途经历已彻底远去,朝发夕至列车和动车高铁的高频通行,让地球变小,空间变大,交通便利拉近了人与人、城与城的距离。今年我们参建的港珠澳大桥成功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被誉为“世纪工程”。作为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见证者,作为百姓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作为美丽中国的一名普通建设者,向中国改革开放致敬!
作为中国铁建的一员,我骄傲。
那渐行渐远的岁月,怎能忘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