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瘙痒症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 3 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表现
- 4 皮肤瘙痒症的诊断
- 4.1 诊断依据
- 4.2 辅助检查
- 5 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 5.1 治疗原则
- 5.2 用药原则
- 5.3 疗效评价
- 5.4 推拿疗法
- 6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穴位
- 2 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成药
- 3 皮肤瘙痒症相关药物
1 拼音
pí fū sào yǎng zhèng
2 概述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瘙痒症两型。本病病因复杂,全身性瘙痒症多与一些慢性内脏疾病有关,局部不良 *** 常是诱发和加重本病的外因,也与局限瘙痒症关系密切。
3 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表现
1.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可因搔抓而出现继发性皮损;
2.瘙痒轻重不一,常阵发性加重,与情绪、气候、饮食等因素有关;
3.部分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出现一些神经衰弱的症状;
4.局限性瘙痒症多见于 *** 、阴囊和女阴。
4 皮肤瘙痒症的诊断
4.1 诊断依据
1.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瘙痒有一定的规律性,轻重不一,受多种因素影响;
2.反复搔抓可有继发性皮损,如抓痕、血痂、色素沈著、苔藓样变和湿疹化。局限性瘙痒症的 *** 、阴囊、女阴可发生局部皮肤肥厚、皲裂、浸渍、糜烂或湿疹样变;
3.部分患者可合并神经衰弱及毛囊炎,脓疱疮、疖病、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4.2 辅助检查
1.皮损一般无需特殊检查;
2.诊断不明者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
3.有内脏疾病者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B”;
4.需要排除内脏肿瘤时可选择检查框限“C”。
5 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5.1 治疗原则
1.排除与皮肤瘙痒有关的内脏疾病,治疗有关的疾病;
2.控制可加重皮肤瘙痒的外部因素,如搔抓、热水烫洗、 *** 性饮食等;
3.内服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催眠剂;
4.严重者可用静注钙剂、普鲁卡因静脉封闭;
5.局限性患者可用浅层X线放疗或局部封闭;
6.外用皮质类固醇霜或各种止痒剂;
7.老年患者可用性激素治疗。
5.2 用药原则
1.一般内服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催眠剂,外用皮质类固醇霜或各种止痒剂;
2.严重的可使用静脉用药,如有内脏疾病应同时治疗;
3.老年患者可使用性激素治疗,女子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连服22天;男子连服14天,停1 ̄2周再服。
5.3 疗效评价
1.治愈:瘙痒消失;
2.好转:瘙痒减轻;
3.未愈:皮损无变化。
5.4 推拿疗法
以下方法对皮肤瘙痒、抓后留痕、色素沉著者有效[1]:
①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曲池3~5分钟。
②用拇指指腹按揉神门2分钟。
③用拇指指腹按揉血海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