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
在教学心理学中,技能分为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两种技能的形成都有各自的过程、特点和相关理论,以及可以对之采取的措施。
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而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生而有之的,故而动作技能是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人类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
学习动作的初期,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自己的练习都作为一系列刺激,通过感觉系统传到大脑皮质的有关中枢,使其兴奋,即在有关中枢间形成初步的暂时神经联系。但它还不稳定、不完善,运动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不够精确,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关系不密切。
所以躯体活动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准确、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费力。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精练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的细节。
相关理论:
行为派的理论:行为派的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巴普洛夫认为,动作技能是先行动作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并变成后继动作信号来实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动作技能形成的本质就是形成一套刺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
认知派的理论: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的参与。如维尔福德的动作技能形成模型将动作技能的形成分成三个连续的阶段:感觉接受阶段、由知觉到运动的转换阶段、效应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