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指的是哪十三经
展开全部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主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伦理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华渗透在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
发展历程:
1、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称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记》《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其中的《乐》早在战国后期即已失传。
2、五经
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失传,所以到了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这些博士就是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负责各自经书的研究和传授学生。到了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