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怎么形成的?
月球是地球俘获的星球。
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个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因为月球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差很大,而化学组成又十分不同,所以,它们可能是由太阳原始星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的。
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却与陨石、小行星十分接近。因此,很可能是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中,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地球所俘获。在月球被地球俘获后,月球由于受到地球的起潮力,喷发出大量岩浆,形成月海玄武岩。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月球特征
月亮存在的最大意义是稳定了地球的自转。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一样,因为地球的引力在不断减小它的自转速度最终趋于平衡。而反过来,因为月球存在,地球受月球引力,牛顿第三定律。地球的自转也在减速,而且地球的自转轴(地球仪上贯穿球体的轴)也因此稳定下来没有摆动。
这些创造了地球稳定的昼夜、稳定的气候带、稳定的四季变化。正因此,地球才能够适宜生物的诞生和进化。如果没有月球存在,地球的自转将十分不利于生命的形成,比如四季变化太快导致气候不稳定。
此外,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很稳定,月球对海水的吸引也是稳定有规律地,即潮汐是稳定而有规律的,这不仅有利于对洋流稳定,还使人类能够利用潮汐航海,不是吗?月球毫无疑问对生物是不可或缺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