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不吃回头草什么意思
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走回头路。
拼音: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
解释:好马不吃回头草,汉语成语,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用作于宾语、定语、口语。
典故: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典故是说良骥走出马厩奔向宽阔无垠的草原,一眼便能瞥见鲜美可口的嫩草,于是就沿着一条选定的线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圆地把家回,而绝不会东啃一嘴,西吃一口,丢三拉四地再回头去补吃遗漏的嫩草。
出处:好马不吃回头草最早出自清朝李渔的《怜香伴·议迁》,里面有句话说,多承高谊,好马不吃回头草,就复了衣巾,也没不得这场羞辱。
示例:
1、清、李渔《怜香伴·议迁》:多承高谊,好马不吃回头草,就复了衣巾,也没不得这场羞辱。
2、《困兽记》二七:你提过要我把娃娃往娘屋里送,可是好马不吃回头草,那我是不大愿意呢。
3、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张先生,好马不吃回头草,盛情心领,谢谢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下一句
俗语原句:好马不吃回头草,浪子回头金不换。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