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国是指哪五代哪十国
“五代十国”的“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之变,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南方尚存的各割据政权,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灭亡,十国宣告结束。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绘画方面,不论南方北方都有独到之处。五代十国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经济相对繁荣的前蜀、后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
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在唐代绘画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尤其是山水画与花鸟画成绩更为突出。著名画家有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后蜀的黄筌等人。荆浩擅长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而有发展,擅长画关河之势,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十国时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