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7大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7大水利工程
第七名:邗沟
邗沟,于公元前486年,由吴王夫差开凿,由于它以古邗城为起点,因此称为“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它将长江、淮河以及之间的几个湖泊连接起来,这几个湖分别是武广湖、陆阳湖、潘梁湖、博之湖、射阳湖,全长大约三百八十里,从此长江与淮河贯通。
夫差开凿邗沟的目的是北上伐齐、称霸中原,通过邗沟运送士兵及粮草,保证后勤补给线的稳定。虽然邗沟没有帮助夫差灭掉齐国,但却留下了一座水利工程,它不仅具有航运的功能,还拥有灌排的功能,使得江淮地区成为了鱼米之乡,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诞生了淮安、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第六名:鸿沟
鸿沟,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是中国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鸿沟也是为战争而生,它将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与黄河与淮河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达的水路交通网,大大提升了魏国的交通运输。
鸿沟向南将长江与淮河、邗沟进行贯通起来;向东贯通济水、泗水,使得魏国与齐国有了水路交通;向北使得黄河与洛河、渭水相连,让河南之地成为全国水路交通的核心地区。
由于它所连接的地区都是当时我国经济、军事、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不仅促进了商业交往,还有助于改善沿途的农业灌溉条件。凭借优越的交通条件,魏国都城大梁城很快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魏国也因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第五名:引漳十二渠
引漳十二渠,是一项引水入田的大型渠系。公元前422年,魏文侯令西门豹创建,又称西门渠,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工程,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引漳十二渠在雨水充沛时期,可以起到分流泄洪的作用。在降水量较少的枯水期,可以引漳水灌溉,做到了旱涝保守,使得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障;引漳十二渠投入使用,加速了魏国经济的发展,魏国随之也愈加富强。
第四名:芍陂
芍陂,修建于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了。
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楚相孙叔敖根据楚地的地形特点,将东、东南、西三个方面三座大山,积石山、龙池山安龙穴山流出的溪水,因势利导汇集于低洼的芍陂,并在上面修建了五个水闸,用来控制水量。干旱时开闸放水,灌溉农田,洪涝时用于储水,避免水灾的发生。
芍陂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西南开了一道渠,连接淠河,用以扩大芍陂的水源,为楚地的万顷良田提供了灌溉基础。有了芍陂的保障,楚地的安丰一带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很快并成为了楚国的经济要地。逐渐强大起来的楚国,通过楚晋邲之战,打败了强大的晋国,一举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第三名:灵渠
灵渠全长三十多公里,由北南两渠组成,全部有人工开凿,最大引流量为6立方米每秒,将湘江与漓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打通了南北水上交通,使得大批军事物资经过水路运往岭南,保障了大军的物资供应,为最后平定岭南提供了重要贡献。
公元前214年,秦兵就攻克岭南百越之地,为了稳定局势,在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从此岭南之地永久地划为中国版图。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将华东与华南的两条水上大动脉打通,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南中国永久统治。灵渠为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南北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推动了汇中华文明的向前发展。
第二名:郑国渠
郑国渠,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修建郑国渠,原本是韩国的一个阴谋,利用秦国修渠耗秦国人力资财,而达到疲秦的目的,从而延缓韩国灭亡的进程,结果却成就了秦国历史上的又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使得秦国关中成为了第二个“天府之国”,增强了秦国国力,加快了秦国的统一步伐,而韩国也没能摆脱灭国的命运。
郑国渠工程,从仲山西麓的谷口开挖,途径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将近300华里,沿途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河流等引入渠中,用于增加大渠的水量。后又在大渠主干之上,开凿了很多支渠,引入主渠之水入支渠,又在支渠之上开挖很多毛渠,从而将水引入田地进行灌溉。这就像人的血管一样,通过主渠、支渠、毛渠,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在如此密集的水网之下,使得干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第一名:都江堰
都江堰,不仅中国人都知道,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世界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可以说,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它是中国古人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
公元前276年,蜀郡太守李冰在前人治的水经验经验之上,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精心设计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是整个工程的第一道屏障,它将岷江分为了内江和外江。内江的作用是将部分水量引入地势较高的宝瓶口,而外江则成为泄洪排沙的河道。由于鱼嘴作用:洪季,内江引40%的清水,60%的水和大量泥沙进入外江;而枯季,内江引60%的水,以满足下游灌区用水。即为“鱼嘴分四六”原则。
飞沙堰,其作用就是排沙。通过物力作用,将清水引入宝瓶口,将泥沙排到外江,起到了第二次排沙的作用。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整体成上宽下窄的梯形,底部宽约为14米,顶部宽约28米,从顶部到底部高度大约18米左右,整个峡口长36米。它的作用是配合飞沙堰进行水流节制,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
如在洪水期间,如果内江水位超过飞沙堰,多出的洪水便从外江流走。宝瓶口的科学设计能够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起到防洪堤的效果。
都江堰是一项灌溉工程,它的修建完成,为蜀地灌溉了万亩良田,实现了旱涝保收,使得巴蜀之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成为处于纷争乱世的秦国稳定的大后方,极大的支持了秦国的统一战争。作为春秋战国事前的第一水利工程,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