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当选总统为何成了战争导火索
林肯当选总统为何成了战争导火索
争夺联邦政府的控制权进一步加剧了南北两地的矛盾
19世纪40年代,美国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使得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与北方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北方资本家希望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新扩张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增加他们在国会中的地位,以此来控制联邦政府权力的同时也能扩大商品市场。而南方奴隶主同样也有此想法,不过与北方资本家不同的是,他们希望把使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扩展到新的领土上,在新扩张的领土上建立更多的“蓄奴州”,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他们的地位,又可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因此,西部新成立的州究竟是成为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决定着南北双方谁能掌握参议院控制权的问题。
所以,每当要在西部建立新州的时候,就是该地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利益追求的不同,南北双方的矛盾在这时候就会趋于白热化,各路人马齐登场,为各方所代表的利益相互争吵不休,有时候还会爆发小规模的冲突。
1854年,国会在奴隶主的压力下,被迫通过了一个名叫“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法案规定:新州是否成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由该州的居民自己决定。但法案刚一通过,奴隶主武装便隐嫌冲进堪萨斯,企图用武力手段强迫新州的居民接受奴隶制。奴隶主的这一举措,彻底激起了北方广大农民的愤怒,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对这一行为进行抵制。而奴隶主也不甘示弱,他们与北方地区的农民展开了冲突,双方的对峙冲突长达半年之久,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堪萨斯内战”。这一事件拉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
”废奴运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我们都知道,所谓奴隶制,就是奴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生杀予夺完全由奴隶主掌控。在当时的美国南方地区,奴隶主对黑配携则人奴隶非打即骂,黑人奴隶承受着难以言状的痛苦,受着非人的折磨。他们在奴隶主的统治下,毫无人身自由,过着低贱的生活,他们迫切地希望有人废除奴隶制度,解除他们身上的奴隶枷锁。
而当时随着北方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他们的遭遇得到了北方地区大多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于是,广大的农民、失业者,受到压迫的小自耕农、贫穷的白人联合起来,发动了影响广泛的废奴运动,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黑人奴隶。在他们的帮助下,先后约有4万多名奴隶逃脱了奴隶主的魔爪,来到了北方。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反对奴隶主的剥削压迫,在1859年,美国南部爆发了由约翰·布朗领导的反对奴隶的起义。这次起义,给了南方奴隶主以巨大打击,使得他们大为恐慌,起义开始时,他们指责这是废奴主义者煽动奴隶暴动的阴谋。随后,他们将布朗起义残忍镇压,布朗本人也被处以绞刑。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也表达了黑人奴隶敢于反抗的精神,是对黑人继续进行解放斗争的一个巨大鼓舞,使得废奴运动走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而这场起义也明明白白告诉美国人,只有武装斗争,才能解放黑人奴隶,这为后来的南北战争埋下了伏笔。
林肯当选总统成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
1860年,美国举行大选,民主党和共和党竞选总统。其中,民主党代表的是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利益;而共和党则代表的是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反对奴隶制。竞选的结果是共和党候选人——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阿伯拉罕·林肯获胜。林肯当选为总统后,由于其代表的是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自然把矛头对准了南方的种植园奴隶主。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向奴隶主妥协的宣言,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性,他在解决奴隶制的问题上的主张是“限培棚制”奴隶制度,而不是彻底“废除”,奴隶可以“赎买”而不是完全“解放”。此外,他甚至认为,解决种族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黑人迁移到中美洲或非洲,并认为,奴隶主追捕缉拿黑人是合法的。尽管这些主张还有些瑕疵,但对饱受压迫的奴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他们振奋的一个好消息。
而这边,南方的奴隶主一直希望把奴隶制扩大到西北部去。但是,林肯的当选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了,北方资产阶级控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他们觉得,奴隶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因此,南方的奴隶主把林肯当选总统看成了南北分裂的信号。
基于上述原因,南方奴隶主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在林肯还未正式就职时,他们就公开发动了叛乱。有11个州相继宣布奴隶制是立国基础,并制定了宪法,宣布成立南方同盟,推举种植园奴隶主杰弗逊·戴维斯为临时总统,公开打起叛乱旗帜,拒绝与北方妥协,企图用战争的方式维护他们的利益。
最终,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美国终于在1861年4月12日,以南方军队公然炮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要塞为开端,南北战争正式爆发。
总结
1865年4月9日,延续四年之久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黑奴制的废除,彻底消除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巩固了美国的统一和保证了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使得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奠定了美国帝国主义强国的地位。